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为1950~1960年主要年份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中国总人口(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1950

55196

6169

11.2

1960

66207

13073

19.7


指出上表反映的中国城镇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2019-12-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
2 . 列举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019-12-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

3 . 材料一中共八大召开之际,中国刚刚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何尽快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成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历史任务。与此同时,先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和东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如何汲取苏东国家的教训,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共八大面临的一个挑战。


材料二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制定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

材料三1956~19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大庆油田的建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格局。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并逐步收到成效,科学技术工作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果。


(1)依据材料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八大的最重要贡献是什么?
(3)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道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中共八大对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怎样的论断?你对这些论断是怎样认识的?
(3)材料三中捉到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这些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据此我们可以得川哪一结论?
(4)材料三中提到八大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点?
2019-12-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5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什么作用?
2019-12-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八大召开的重要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大”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3)材料三中提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遭到“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积极意义在哪里?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简要说明中共八大召开的重要意义。

8 . 中国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试列举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
(2)简要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彰显鲜活生命力和光明前途的依据。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处于消灭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一件大事。


如何理解“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一件大事”?

10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了第一次结合。


请回答:这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2019-09-0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步练习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