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职业培训券,1000万张在路上!”职业培训券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电子凭证。劳动者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应用程序领取该券,在指定期限内到相关培训机构使用。推行职业培训券(       

①着力于多种形式的收入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②可推动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③可扩大培训行业市场准入,实现便民与惠企的统一
④可精准对接培训资源和培训需求,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595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真题思想政治试题
2 . 2021年3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向社会正式发布了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二手车经纪人等18个新职业信息。目前这些新职业整体上处于人才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列有关新职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新职业的出现,是劳动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②新职业的出现,是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结果
③向往新职业的劳动者应主动提高相关技能
④从事新职业的劳动者能获得更高报酬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6-16更新 | 302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3 . 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已成为全行业共识,推动着中国物流业的变革,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发展智慧物流有利于(       
①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提高物流供给质量
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
③降低国内物流成本,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④降低物流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 .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数字经济是重要的支撑力量。下列数字经济凭借自身优势助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①打通供需信息渠道→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激发新的消费潜能
②渗透于社会经济之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④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8更新 | 549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围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条主线,某市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节本增效、融资环境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民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下列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①改善民生②增加居民收入③稳定经济增长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A.④→②→①→③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
6 .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留学生回流,竞争也开始日益白热化……为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国家需要(     
A.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发展促进就业B.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C.为中小企业和大学毕业生直接提供招聘信息D.履行经济职能,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7 . 新产业蓬勃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灵活就业者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问题,也不能回避,诸如,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等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屡屡成为新闻热点。解决的措施是(     
①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②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8 . 共享员工是指一些受疫情影响而暂时难以复工的中小企业将员工以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力输出的合作用工方式。该模式逐渐从线上零售行业推广至物流、制造业等行业,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这一模式的出现(     
①减轻了企业用工成本,将成为用工主要方式②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就业结构优化
③有利于转变员工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技能④有利于实现劳动力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把科技进步分为三种类型,即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算法、移动支付等技术加持之下兴起的无人经济,主要依赖于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

在生产环节,如无人工厂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见图);在流通环节,无人经济更多是一种C2C(消费者对商品)或C2S(消费者对服务)的新模式(见图)。这都会产生劳动力挤出效应。

进入2020以来,新注册无人零售、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大幅增长。目前中国无人零售相关企业超1.6万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5.6万家。我国“无人经济”正在开启加速模式。



面对我国无人经济的发展,有人认为:“在强调保就业的当下,发展无人经济显得不合时宜。”请从经济角度评析上述观点。
10 . 2021 年 7 月 22 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布了“2021 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 100 个职业排行”,总缺口数达到 102.1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明显,新进排行 30 个职业中,近半数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相关,如“机修钳工”“冲压工” “金属热处理工”等职业呈现短缺程度加大的趋势。为此,国家应(     
①提高自身劳动技能水平,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②推进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
③营造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④加大科研人才的扶持力度,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