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

                            2012~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材料二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有人说,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不利于就业稳定。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 . “职业培训券,1000万张在路上!”职业培训券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电子凭证。劳动者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应用程序领取该券,在指定期限内到相关培训机构使用。推行职业培训券(       

①着力于多种形式的收入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②可推动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③可扩大培训行业市场准入,实现便民与惠企的统一
④可精准对接培训资源和培训需求,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5956次组卷 | 24卷引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00题
3 . 2021年3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向社会正式发布了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二手车经纪人等18个新职业信息。目前这些新职业整体上处于人才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列有关新职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新职业的出现,是劳动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②新职业的出现,是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结果
③向往新职业的劳动者应主动提高相关技能
④从事新职业的劳动者能获得更高报酬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6-16更新 | 3026次组卷 | 39卷引用:重难点03 企业与劳动者
4 . 2022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等18个新职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新职业将被纳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这些新职业(     )
①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②夯实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基础
③为求职者增加了新的就业选择
④缓解了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河北·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为1949—2020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及1978—202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变化情况。


材料二   “十四五”时期,我国就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趋势;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城镇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规模性失业风险不容忽视。同时,就业歧视仍然存在,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亟待加强。总之,就业形势仍较严峻。必须深入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务实举措,抓住机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不断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政府应如何作为。
2022-05-23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6 .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指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采用企业实训店地和院校培训基地相结合、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旨在(     
①培养全能型人才,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促进社会分工细化
③促进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增强竞争力
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1949年,我国劳动者普遍处于火言火言状态: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8年,技能人才总量的2亿人。

材料二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稳增长压力较大。“十三五”期间第二产业存在的“招工难”“用工荒”问题,进入“十四五”时期有可能加剧。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占就业者的比重普遍在40%~50%,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仅占全体就业人员的22%,劳动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社保有门槛、工伤无保障、劳动关系难认定已成为以灵活就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的三大痛点。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十四五”时期我国政府如何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2-01-08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2 经济活动主体(模拟专练)
8 . 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正经历困难期,与此同时,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却迎来一轮订单量激增期,促使多个企业尝试灵活就业——以一种短期的人员流动用工协议,实现“共享员工”。据统计,目前,已有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企业推出“共享员工”,促进灵活就业,以缓解当前的人才供需失衡问题。灵活就业有利于(     
①有效匹配劳动力供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②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树立平等就业观念
③减轻企业社会责任,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
④缓减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劳动力结构调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 . 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已成为全行业共识,推动着中国物流业的变革,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发展智慧物流有利于(       
①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提高物流供给质量
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
③降低国内物流成本,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④降低物流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0 . 围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条主线,某市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节本增效、融资环境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民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下列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①改善民生②增加居民收入③稳定经济增长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A.④→②→①→③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