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2019年2月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让法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保驾护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建立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12-18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从理念化为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这是基于(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机关能保证贯彻落实
③法治保障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我国的海外利益
④法治保障是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有力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周文王颁布的这条《伐崇令》,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我国古代很早就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后来不少朝代也都有保护自然的律令并对违令者重惩。这(     
①佐证了法治在我国古代就是基本的国家治理方式
②表明我国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由来已久
③对我们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④说明完善的政策法令能够自动发挥约束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
2023-12-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5 . 社会保险经办事关人民群众能否便捷享受社会保险待遇。2010年我国制定了《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经办作了规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社会保险经办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加以完善。为此,国务院公布了《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对此,下列对《条例》的出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旨在惩治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
②科学立法应符合国情和变化发展的实际
③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治理效能
④是国务院通过认可方式创制的行政法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讲民主,中国有自信有底气。

在中国,人民有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理解这样一种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维度:(材料节选)

■“人”是怎么选的?

民意代表94%直选产生。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他们必须发挥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作用。截至2022年4月,从国家到乡镇的中国五级人大代表,为数262万多名,其中占比94%的县乡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产生。

■“事”是怎么议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近年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使百姓意见抵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有了“直通车”。到2022年10月,全国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共为126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提供7800余条意见建议,其中22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吸收采纳,使立法更加精细化。

■“策”是怎么定的?

抗疫抉择准绳。有些决策极为困难。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国最高层作出武汉“封城”的决定,就是一例。无论武汉“封城”,还是驰援武汉,决策的原则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权”是怎么用的?

中国共产党掀起力度空前的反腐败风暴,打“老虎”无禁区,拍“苍蝇”不手软,猎“狐狸”不止步,在制度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以2018年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颁布监察法为标志,中国开启国家权力监督新模式,对全体党员和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从根本上塑造规范、健康、常态化的反腐体系。


任选以上两个方面,谈谈你对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2023-12-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建设在路上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

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82年——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1999年——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

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完善。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何启示?
(2)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2023-12-0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8 . 2023年10月,某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某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该《条例》紧密结合全省实际,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社会氛围。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例的出台完善了对科学技术普及的法律实施机制
B.该条例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制定
C.该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发挥法在国家治理中的社会职能
D.该条例的实施将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9 .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从《汉谟拉比法典》到中国古代的《汤刑》,法律无一不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规范和保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此可知(     
①法律本质上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法律一经产生,法治便取代了人治
③法律在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材料一   近年来,“村BA”和“村超”在全国各地火爆出圈。T村村民通过自主协商,与时俱进地把篮球有关条款写进T村村规民约,形成“以赛促建、以赛促治”的办赛环境。比赛期间,当地开展“和美城乡法治教育普及行动”,以法护赛,以赛宣法,通过创新宣传载体,将法律知识融入山歌、快板、歌舞等表演,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学法积极性。同时,该村依托“村党小组+网格员+村民”的联动基层治理机制,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

材料二   “村超”“村BA”虽仍是赛事,但也不只是赛事,而是由一场场赛事蝶变而来的一场场节日庆典。文化的底色是生活,透过文化,我们能照见生活。现在的“村超”“村BA”,既是新时代贵州美丽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贵州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透过它们,我们不仅能看见这美好生活的品质提升,而且能看见这美好生活所具有的健康、快乐、进取的文明成色,看见这美好生活创造者的自立、自强、自信的独立人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T村社会治理的特色亮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功能”相关知识,围绕“村超”“村BA”的文化价值写一篇短评,300字以内。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处理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
2023-11-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