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自2022年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的专栏提出意见建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与人民日报客户端一起,授权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各地网友踊跃参与,栏目上线12小时,就收到有效留言近万件。根据安排,对收集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将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研究,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就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的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就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要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协同,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做好金融工作?
2024-03-22更新 | 4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对施行30多年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作出修改,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按照要求,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

立法的过程需要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意。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充分调研,确定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18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约有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许多意见建议得到采纳,20多万个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等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平台在全国遍地开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范围内设立10个立法联系,点,直接听取基层一线的单位和干部群众时法律草案的意见。截至2021年6月,各立法联系点对109部法律草案、立法工作计划等提出近6500条意见建议。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过程民主的贯彻落实,正是中国的成功密码所在。


(1)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人大工作是如何贯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的。
(2)“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结合材料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团结才能胜利,不团结就会一事无成。在新的征程上,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要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要加强政党协商,完善政协协商,做好人民团体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2023-03-29更新 | 50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考一模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壶茶”里的民主味道。

安徽省临涣古镇,茶香氤氲。古镇林立的茶馆天蒙蒙亮便开门迎客。

小茶馆连着大会堂。村民们在茶馆中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怎样从两会信息中找到小镇的发展机遇。“人大代表谈心室”在茶楼里诞生,古朴的茶馆里,老茶客刘进华与几位乡亲围坐桌旁,商量着在人大代表接待日提出一个建议——修建公厕,既方便游客,也提升小镇形象。几年来,人大代表在茶馆里为群众办结300多件建议,修路筑渠、路灯维护等百姓关切事得以解决。茶馆里还有调解室,在“调解达人”的斡旋下,一壶茶的功夫可避免一场官司,几块钱的成本就能化解邻里纠纷。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为贵”。“饮茶议事”成为小镇居民的传统。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解读“一壶茶”里的民主味道。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特点的认识。
(2)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人、事、策、权”是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四个维度。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完成表格。(注:每一维度解释一点即可)
维度具体做法

体现的《政治与法治》知识


人是怎么选的?
选人机制以德行、才干、绩效兼备为标准,层层选拔和民主选举相结合。中国领导人的产生要层层选拔,出类拔萃,政绩卓著,经验丰富,才可能有效治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


事是怎么议的?
强调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全过程,即在决策前、决策中与决策后都能参与,努力做到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覆盖,在集思广益中找到最优方案。

(     )


策是怎么定的?
崇尚决策的科学性。中央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把基层创造的好经验上升为国家改革决策;同时,国家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前交给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再向全国推广。

(     )


权是怎么用的?
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几条板凳,没有主席台,也没有话筒音响。村民们操着乡音俚语,或聚集在祠堂大屋,或围坐在农家堂屋,热烈讨论乡村振兴、村级发展等“高端”议题,面红耳赤而又公平公正评判着家长里短等“鸡毛蒜皮”小事。这就是“风靡”H市乡村的“屋场会”。“屋场会”打破了过去只召集村支“两委”成员、党员、组长等固定人员议事的习惯,把更多的普通群众、贫困户、乡贤能人、志愿者等吸纳进来,坚持“群众事和群众商量着办”。对信访人诉求和邻里矛盾纠纷,在安排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释法明理解惑的基础上,让群众公开评议相关部门的处置和答复是否合理,矛盾纠纷各方哪方有错,错在哪里。公布“红黑榜”,引导群众明辨是非,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对不孝敬父母、违背公序良俗、不遵守村规民约等行为进行披露。如今,当地村民说起“屋场会”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屋场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4-11更新 | 511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2023届高三高考专家联测卷文综政治(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习近平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人民民主能实现“全过程”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班同学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展开探究性学习,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

◆在中国,国家各项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

◆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及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有效防止了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识。
2022-05-05更新 | 46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政治试题(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一调整是在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基础上作出的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国家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更精准更科学地防控疫情,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绝不是“放任不管”。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分析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调整的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