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建设数字中国,以数字化转型带动政府治理方式变革,我国推出和实践了一系列措施。优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掌上办”“指尖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坚持数字普惠;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数据归集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推进政府管理流程和事项标准化,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深入实施“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卓著,名列世界前茅。


(1)结合材料,运用“法治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依法推动数字治理。
(2)简述政府数字治理方式变革是如何体现我国国体的本质的。
2022-09-22更新 | 4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2 . “千万工程”二十周年,小古城村精彩蝶变。

材料一   2003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省启动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小古城村按照“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要求,搭建出“樟树下议事”民主协商平台,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村民积极开办农家乐、发展民宿产业,成功把美丽环境转化成为美丽经济。如今的小古城村,已经从之前的落后乡村蜕变成远近闻名的“绿富美”村庄。

材料二   小古城村目前正在打造新时代未来乡村样板。根据前期调研,发现该村存在以下值得改进之处:观光农业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形成鲜明主题;多数项目功能趋同且质量不高;一些地方出现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接下来,小古城村将广泛征求全体村民的意见,力争打造新时代未来乡村样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小古城村实现精彩蝶变背后的中国制度“密码”。
(2)结合材料二,请为小古城村打造未来乡村样板提供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根据时代的新形势实践修改法律法规,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

201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指出,法律援助覆盖面逐步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但是,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相比,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

2020年12月,《法律援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通过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4 . 议题情境:

2022年,“全过程民主”再次上榜两会热词。在过去的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2件,做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0件。全国政协举办重要协商活动25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82项。植根于中国大地与人民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的沃土中不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推动中国之治迈上新的台阶。


【探究任务】
结合材料并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应如何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2023-03-06更新 | 42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1课时作业设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全过程参与,即让人民群众亲身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全过程中,切实保障其当家作主权利。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体系和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路径和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为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特点的?
2022-01-19更新 | 45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S市人大以基层的生动实践诠释了“全过程民主”时代内涵。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优化完善和扩点工作,逐步实现全市各区全覆盖,短短数月中,构建起汇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除了拥有25座基层立法联系点“彩虹桥”,S市还架起了6248座“家、站、点”连心桥,基本做到了每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一年多来,S市25座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调研200多次,提出建议2770条,其中247条在国家和本市立法中得到采纳。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立法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将联系点的功能从法规征询环节,延伸到立法前和立法后。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S市人大是如何践行“全过程民主”。
2022-03-12更新 | 47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民主与法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又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可靠保障。


【享民主】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2022年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正式启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共中央8月31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强调,今年上半年以来,大家通过多种形式考察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纳。

10月22日,2300多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376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和133名中央纪委委员组成的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肩负96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殷殷重托,承载14亿多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1)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生动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予以说明。
【守底线】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道德是人性的底线,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电视剧《底线》的剧情契合当前社会发展,反映了大众面临的现实问题。以下为本剧影视评论中摘录的部分内容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以“恪守法律底线,守望公平正义”为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于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

本次的地方组织法修改,是历次修改中幅度最大的一次,内容多,分量重。比如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地方政权机关建设,做好地方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明确了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依法治国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则;补充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强化地方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健全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制度,加强了地方人大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联系代表的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职,扩大代表对各项工作的参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等等。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民主的本质,并结合材料分析地方组织法的修改是如何体现中国民主的本质。
2022-10-23更新 | 42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简称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和独特优势,我们从中可以触摸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搏。

2021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要论述精神,认真梳理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提案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拟出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初稿。其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将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到部分地方进行调研,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修正草案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2021年10月、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三十二次会议分别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审、审议,并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共征求到1100多条社会公众意见,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22年3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地方组织法。


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和独特优势,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
2022-04-11更新 | 43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10 . 2021年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一年以来,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共富路上持续发力。这一年里,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促进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决定》,动员力量推进共富;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到各地调研学习,召开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专题座谈会;浙江省政协在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大场景下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展现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浙江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推进乡村建设、农民共富行动,其中有28个未来社区、36个未来乡村等入围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名单……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浙江正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


结合“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浙江省推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我国有哪些制度优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