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党中央于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面向全社会开展了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在此期同,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场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的专组提出意见建议。

此次网络征求意见主要包括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效,关于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一个月的时间里,社会各界的民智民慧通过网络汇聚一堂,网民建言累计超过854.2万条。一条条来自基层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抵中央,每一条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党中央就二十大相关工作面向全社会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的意义。
2023-09-20更新 | 711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治预测卷(一)

2 .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2021年10月13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受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中国各地政府设立的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进年来,全国各地12345热线总体接通率逐年上升,成为人民群众的空中纾困热线。12345热线提高了政府为民服务水平,维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人民的声音深刻影响着立法的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余条意见……这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经典范本。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民主"的理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 年12月,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据介绍,2023年4月至7月,针对热点事件中谣言高发等突出问题,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专项整治,集中查处整治了一批网上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6300余名,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下一步,公安机关将重拳打击各类网络暴力实施者,重点打击一批针对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实施侵害的网络施暴者,打击一批组织“网络水军”“打手”或其他人员实施网络暴力的发起者,打击一批制造或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恶意营销炒作的自媒体从业者,打击一批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网络暴力信息的好事者,打击一批利用“开盒”“挂厕所”等手段曝光隐私信息、实施线下滋扰的寻衅者,打击一批未落实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造成网络暴力信息大量传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坚决铲除网络暴力滋生蔓延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说明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原因。
(2)请你为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写两条法律宣传方面的标语。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1999年,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孕育出了“三会”制度: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由居委会主持召集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聚焦群众关切问题,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做到“事前听证、事中协调、事后评议”,实现“居民的事情,居民说了算”。近年来,黄浦区持续深化发展“三会”制度,逐步形成了“议题征询一听证一公示结果、民主恳谈-协调-落实责任、监督合议一评议一作出承诺”的民主协商机制,实现了基层协商的“全过程民主”。适用领域从政府项目延伸到公共事务治理,凡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通过“三会”开展民主协商,实现了基层协商的“全领域”应用。2017年,“三会”制度被写入《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2022年上海“三会”研学基地成立,采取定制方式,由社区点单、研学基地研发,让“三会”制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迭代更新、落到实处。“三会”制度是回答时代问题,回应时代需求的社会治理实践样本。现如今,“三会”制度已从社区到街区,走出黄埔、走向全国。


“三会”制度推动了基层民主协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2-03-15更新 | 76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新时代这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发展,民主价值和内涵进一步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从北京胡同小院议事厅,到湖南衡南屋场恳谈会;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民法典草案编纂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强大生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势的。
2023-02-11更新 | 62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齐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精辟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觉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主题的深刻总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从建党精神、抗战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从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到抗疫精神,每当党和国家号召之时,每当遇到重大风险挑战之时,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在防汛救灾、抗震抢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战场上,活跃着他们奋不顾身的身影,并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留下了许多感人的英雄故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救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历史川流世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传统、賡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材料二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2022年,我们必须看到,内外形势影响运行态势。我们既要正视困难,也要坚定信心。赓续过往,展望前路,只有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才能继续凯歌远航、一往无前。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党始终心系人民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精髓就在一个“全”字。首先,参与的主体“全”,参与的人多了,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才能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其次,参与的内容“全”,大到国家立法,小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都可以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参与、来解决。而且,参与的流程也“全”,仅仅授一张选票不叫民主,仅仅提一两条意见也不叫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这样的民主很具体,不抽象;很实际,不虚幻;很接地气,不漂浮。正是在有效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大与人大代表职权的易混易错辨析。

材料一   2024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相关内容体现的道理
大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大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人大代表会前积极联系群众,就“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热门话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在会上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1)请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2018年启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程序,2022年工作专班和起草小组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修订草案稿后,全国人大环资委发函书面征求了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相关机构、沿海省级人大常委会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全国人大环资委召开第三十八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修订草案。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的立法过程。
2024-04-26更新 | 518次组卷 | 5卷引用: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人大、地方政府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1年初启动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工作,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了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2021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2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地方组织法修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将人大制度优势转为国家治理优势。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表决通过了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人民群众、政协委员、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法律制定中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
2022-12-22更新 | 57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