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君且看,今日长安!”。2024年春晚《山河诗长安》借助AR技术将“李白”直接“邀”至现场,与现场观众对诗、共舞,古今交融,虚实结合,沉浸式体验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古今对话间感受到中华优秀诗歌的不朽魅力。《山河诗长安》的成功在于(     
①用新的表达形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现代技术手段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文化需求
④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立场增强中华儿女文化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1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试卷-高中政治
2 . 2023年9月,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这说明(       
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物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1-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落实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1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不断激发品牌消费潜力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着力提升老字号与非遗、文物、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联动、融合、发展水平。2月,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出实招、出硬招,把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材料二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例如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接受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发展老字号必须巩固好的优势,破解好的难题。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这也是一些老字号能够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20234月,相关部门依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开展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已有中华老字号进行全面复核。202311月,第三届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以守正传承   创新发展为主题,推动老字号加快守正创新发展,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恢复扩大消费,弘扬老字号品牌价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
(2)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某报记者拟报道老字号发展事迹,请你围绕“老字号发展”主题为其拟定两个简洁的文章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024-01-3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政治试题
4 .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汉中考察,参观了汉中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了解了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习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④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是发挥其经济价值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开幕式的“江南韵味”“数字火炬手”,到闭幕式的“荷桂共生辉”“最忆是杭州”,杭州亚运会通过融合了3D动画、增强现实等尖端技术的表演让亚洲和世界体验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魅力,领略了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大国气象。这表明杭州亚运会坚持(       
①深化文化传承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②美美与共,彰显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推动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丰富中华文化内涵,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从科幻小说《三体》蜚声海内外到“科幻十条”出台,短短10余年时间,科幻文艺快速发展,从小众文艺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文艺类型。不仅是科幻,近年来,沉浸式演艺项目逐渐推广,舞台剧佳作一票难求,网络视听节目蓬勃涌现……文艺领域的创新创造,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文化供给。这启示我们要(     
①着力增加文化供给数量,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拓宽文化惠民渠道
③重视发挥科技在选择、传递、创造文化方面的强大功能
④拓展细分领域,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3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校际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我国各民族始终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借鉴。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胸怀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探索出一条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包容性的重要意义。
(2)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提出两点建议。
8 .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在雷锋精神的赓续传承中,在学雷锋活动遍地开花的实践中,我们每个人都悄然被善意温暖,也自觉地成了温暖别人的人。由此可见(     
①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变迁才能焕发出生机
③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④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8-2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作为汉字最早书体的甲骨文,能否直接与当下对话,活化于现代生活,这是甲骨文研究的时代新命题。清华大学陈楠教授通过数字化甲骨文设计,将古老与新潮融为一体,把数千年前的古老文字定格成动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入当下人的生活,通过一个个文字小故事,让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在年轻人的日常中刷屏、滚动、传递下去,从而有效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如下图)。假如要写一篇推广介绍,下列选项中与介绍主题相符的有(     )

①领文明风,象与形中提升人际交流的新温度
②创时代魂,在生活中赋予古老文字新的内涵
③品传统味,感受甲骨文从古至今散发的魅力
④守民族根,将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发展的血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1年7月7日,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出“健康中国游——太极拳和中医药文化”微课堂,助力澳大利亚民众强身健体,提高抵御病毒的能力。“太极拳”微课堂引领澳大利亚民众实践太极拳健身课程,走进太极世界;“中医药文化”微课程介绍中医药文化的基础,并进行推拿动作教学,使之成为澳大利亚民众学习中国文化的窗口。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③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保持不变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2-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