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春节新年,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春节民俗以家人团聚为核心,以隆重的年夜饭为仪式,享受亲情盛宴,并以围炉守岁、夜话家常与拜年祝福的方式,强固家庭人伦。春节也是亲邻交往的重要机会,人们通过人情往来、拜贺新年、庙会社火等形式,促进邻里关系和睦,实现文化认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贴春联、守岁、放鞭炮、拜年等春节习俗正在远离很多城市人,看春晚、微信拜年、抢红包、春节旅游正在成为新一代城市人的选择。面对春节民俗的淡化和人们对洋节的热衷,国家提出传统节日文化既要承袭,又要创新,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春节期间,也衍生出一些节日陋习,如:亲朋聚赌、聚众拼酒、比拼压岁钱、过量燃放烟花爆竹,这与新时代的要求不符,也影响了社会进步,必须加以改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春节文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点也是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以仁爱、和谐、中庸等作为核心价值,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作为终极目标。对传统文化中适用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新时期,我们相信和平的阳光会真正普照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星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必将真正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中华文化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原因。
3 . 2021年10月26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的节点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亮相!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奖牌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全世界人民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团结一心,共享冬奥盛事。该设计的成功在于(     

①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认同优秀外来文化       
②深植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推动文化创新
③继承和弘扬传统思想,主动融入时代精神       
④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文化自信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01-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政治试题
4 . 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生动讲述了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绵延传承的画卷,激起了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文化:“还乡”与“寻根”。“还乡”与“寻根”说明(     
A.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B.传统文化要体现时代精神,推陈出新
C.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023-01-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政治试题
5 . 儒家思想的演进过程如下表所示:
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爱人等
战国时期孟子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西汉董仲舒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
宋代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强调“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认为“心外无物”,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儒家思想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
②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③要正确区分儒家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④儒家思想的没落是中华民族走向衰微的原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作为汉字最早书体的甲骨文,能否直接与当下对话,活化于现代生活,这是甲骨文研究的时代新命题。清华大学陈楠教授通过数字化甲骨文设计,将古老与新潮融为一体,把数千年前的古老文字定格成动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入当下人的生活,通过一个个文字小故事,让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在年轻人的日常中刷屏、滚动、传递下去,从而有效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如下图)。假如要写一篇推广介绍,下列选项中与介绍主题相符的有(     )

①领文明风,象与形中提升人际交流的新温度
②创时代魂,在生活中赋予古老文字新的内涵
③品传统味,感受甲骨文从古至今散发的魅力
④守民族根,将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发展的血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墨梅图》是元末明初著名画家王冕的代表作。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淡墨点染花瓣,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画卷左上角题有七绝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该作品(     
①诗画一体,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革故鼎新,借鉴吸收西方的绘画艺术
③托物言志,赞美高雅清洁的精神品格
④意境高远,源自创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8 . 纪录片《奇妙之城》以生活在城市中的手艺人、美食家和艺术家为切入点,呈现具有城市内在精神的人物故事,受到了广泛好评。该片有着浓郁的烟火气息,不仅探索了不同城市的文化,而且讲述了城市中众多年轻人的故事,描绘出一幅中国青年的奋斗图谱。正是这群积极奋斗的青年,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在感受不同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审视自己、思考人生,从而获得一种精神力量。由此可见(     
①优秀文化能给人们提供精神指引
②城市文化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④传统文化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一个汉字通常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由此可见,汉字(     
①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凝固的艺术,对展示中华文化有独特作用
③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以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2-1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1年7月7日,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出“健康中国游——太极拳和中医药文化”微课堂,助力澳大利亚民众强身健体,提高抵御病毒的能力。“太极拳”微课堂引领澳大利亚民众实践太极拳健身课程,走进太极世界;“中医药文化”微课程介绍中医药文化的基础,并进行推拿动作教学,使之成为澳大利亚民众学习中国文化的窗口。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③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保持不变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2-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