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在2024年央视春晚上,歌曲《上春山》火爆出圈。这首歌融合了贵州的地方文化和传统风俗,巧妙地化用了历代诗人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还反映了贵州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民生福祉方面的巨大变化。由此可见,歌曲的成功创作得益于(     
①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
②继承传统文化,回答时代问题
③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融通不同资源,实现文化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多次引用古文经典。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最多的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       
②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智慧
③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④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海口市某区深入挖掘本土清廉文化资源,系统培育发展清廉文化品牌,不断丰富清廉文化内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做好教育导廉、文化育廉、研究促廉,持续助力清廉建设。建设清廉文化有利于(     
①引领风尚,教育人民
②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③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④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众多古文化遗址中,选定了中原地区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城邑为第一阶段重点发掘和研究的中心性遗址。同时,还对浙江良渚遗址等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最终,以丰富的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这一工程能够(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创新
②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凸显中华文明优越性
③深化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
④彰显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5 . 一个个传统村落,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赓续着农耕文明。尽管农机取代了牛马,电灯取代了油灯,但“勤劳节俭”“耕读传家”“天人合一”等价值理念仍然没有改变。传统村落保护,既要塑村容村貌之“形”,也要铸农耕文明之“魂”。这表明(     
①农耕文明之“魂”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村容村貌之“形”依赖于农耕文明之“魂”
③要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④坚守传统价值理念是保护农耕文明的必要前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28更新 | 612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政治试卷
6 . 2023年年初,商务部表示,将出台支持政策,以知识产权、历史网点、文化遗产为重点,加大对老字号的保护力度;以技艺、文化、人才为重点,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同时建设一批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集中优势资源,推动老字号产品服务、生产技艺、营销方式全面创新。上述举措(     
①可以使老字号更好地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
②是促进我国文化消费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③能为我国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④表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8更新 | 3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九)
7 . 近年来,全球品牌应用“中国元素”之风愈演愈烈。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这给我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①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消除我国与他国的文化差异
②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审美取向
③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
④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3-18更新 | 510次组卷 | 48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面继承
②批判继承
③推陈出新
④抛弃传统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2021年8月11日,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时说,我们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加强交流互鉴要(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②既防止闭关自守又防止民族虚无主义
③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④认同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