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随着文旅经济的兴起,广东省政府及相关各部门、“三师”志愿者等专业人士,和当地政府、民众共同努力,发掘出以抗战时期的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为代表的广东高校办学旧址;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为代表的办学旧址;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在抗战后期以及私立教忠中学的办学旧址,打造以抗战时期岭南高校迁址粤北办学的历史足迹为主线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历史文化游径”。此举措有利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融,促进经济发展
②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③更好保护利用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④彰显时代特色,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精神的力量坚不可摧,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的内在逻辑串接了起来。谱系中每一种精神都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心凝练,展现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彰显了时代变迁的进步潮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①源自长期社会实践,是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
②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历久弥新
③展现民族整体风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蕴含深厚家国情怀,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真实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和时间节点,全景式、大跨度展现了自1925年大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各界人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故事。该剧自首演以来,场场票房飘红,成为“现象级”作品。该剧的火爆给文艺创作者带来的启示有(       
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满足人民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③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要有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重视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河南安阳两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高扬精神之旗,强调要“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指出这两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丰富了时代精神的内涵
③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是革命精神的体现
④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了延安,瞻仰革命纪念地。他们来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经历,了解革命旧址的保护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对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     
①是基于革命旧址是承载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载体
②说明革命文化能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因为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传承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④有利于发挥延安革命遗址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07更新 | 790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
6 . 网络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选取11位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以大量一手材料生动描绘革命英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人格,深情歌颂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网络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党的女儿》等一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立体、深刻地呈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点亮理想信念之光,生动可感。这些作品(     
①聚焦思想伟力和奋斗精神,创新了重大主题的表达方式
②以革命历史题材奏响了歌唱祖国、礼赞英雄的铿锵旋律
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④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链条价值增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系统梳理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基于革命文化(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0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都会瞻仰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说明革命文物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为什么能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材料二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要求,深入开展革命历史总体研究和专题研究,加大革命史料和文物调查征集研究力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系统梳理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和保护力度,涵盖8个市30个重点革命文物遗址和纪念场馆。用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红色故事凝聚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提振辽宁贡献的底气。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以“深耕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文化,规划提出,推介党史研究重大成果和宣传教育普及品牌,制播《敢教日月换新天》《红船》等专题片,《1921》《革命者》等影片,《大决战》《觉醒年代》《功勋》等电视剧,《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网络视听节目,打造“建党百年书系”“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研究丛书”等图书。深化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提升革命旧址保护展示水平,推出百年党史文物大展、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等展陈精品。


(1)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阐述我国弘扬革命文化的原因。
10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举办了主题展览。主题展览展出文物实物1580余件、照片800余张以及大量历史文献、艺术品等,运用VR仿真、虚拟影像、3D多维投影等技术,让参观者能近距离接触见证历史的时间信物,感受先行者们的精神与力量。这有利于(     
①重温峥嵘岁月,创新革命文化的内容       
②创新传播方式,增强先进文化感染力
③改造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④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建党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22更新 | 2991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3届高三质量监测政治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