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面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①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坚守了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国传统文化“根脉”
③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
④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将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有机结合;倡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协和万邦的和合智慧有机结合⋯⋯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     
①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②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④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礼记•礼运》开篇就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这与马克思主义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十分相似,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之后,中国人从一开始就能够自然接受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当时有人就直接将共产主义翻译成“大同主义”。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B.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形态的革命理论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D.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提供沃土
2024-03-23更新 | 3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4 . 分析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24-02-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定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只有切中人心才能为人民喜闻乐见,才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      )
2024-01-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   (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
7 . 我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B.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根本主题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相匹配
D.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前进方向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
2023-04-16更新 | 191次组卷 | 6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
9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要看它(     
①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
②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③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④是否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2-26更新 | 3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政治全真模拟卷(五)
10 . 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那么,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2023-01-06更新 | 5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政治全真模拟卷(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