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②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我们党创造的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进程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 . 韩愈在《进学解》中讲:“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是说高明的医师会把不同类型的东西都收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兼而有之、兼容并包之意。体现在文化上就是保持开放心态。鉴于此,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     
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②求同存异,洋为中用,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造中华文化辉煌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批判吸收外国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4 . 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     
A.有没有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B.有没有现实对它的需求
C.有没有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分D.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年曾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以大量重大的新发现,近日“冉惊天下”。在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中,虽然青铜纵目面具等造型奇特,但是部分玉器、青铜器和此前三星堆1、2号祭祀坑出土的文物相似,在造型上再次体现了古蜀文明与黄河流域、长江中游文明的共通之处。这说明考古新发现能够(     
①延伸历史轴线,彰显文化底蕴
②深化历史研究,引领文化走向
③丰富历史内涵,厚植文化自信
④活化历史场景,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②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③引进外来文化时要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
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5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安徽省将强化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贯彻落实《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和认定工作。实施独山和金寨革命旧址群、凤阳小岗村旧址等100个革命文物修缮修复工程。上述举措旨在(     
①传承红色基因,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②加强与该地相关的人物、事件、思想的研究
③促进该地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④奏响主旋律,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2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政治试题(一)
8 .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渗透进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形成了诸如红船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社会民主和谐为基础、立足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②要挖掘和弘扬革命文化的价值功能,传承革命文化基因
③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互为前提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为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9更新 | 5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2023年高中学考政治学科考前知识点训练(三)
9 .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村路未通,电力也未普及,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看电影是他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和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截至2021年,西藏近500个基层电影放映队共放映公益电影超6.6万场。从胶卷放映机到电子放映机,从“有啥看啥”到“点啥看啥”,如今,农牧民有了越发丰富的观影选择。这表明(     
①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提质升级
②文化发展要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③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④我国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从2021年4月21日持续至7月31日,历时101天。78个法国文化项目在我国14座城市陆续开展,涵盖视觉艺术、时尚、音乐、美食、图书与思辨、电影等领域。在我国,开展法国文化巡演(        
①体现了我国尊重维护文化多样性
②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③有利于满足我国人民的文化需求
④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