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征程上,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材料一   【精神动力】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任的中心任务,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继续高举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旗帜,充分激发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奋斗情怀,才能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精神传承】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世代传承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深刻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正是在反抗列强侵略斗争中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艰苦斗争,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民族精神,书写了爱国主义的辉煌篇章。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法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有专家认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上,同学们围绕该专家的观点展开讨论。

A同学认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意味着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

B同学认为,如果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就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分析高举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旗帜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奏响新时代爱国奋斗的最强音。
(3)材料二中,两位同学根据专家观点进行的推理是否正确,请分别说明理由。
2024-05-3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考前冲刺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追根溯源】

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于中华文化沃土,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明积淀,这决定了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中,必然要选择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必然会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建构的现代文明,不仅包含社会主义因素,更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滋养着当代价值观,而且成为现行社会制度文化的内在智慧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也是对中华文明价值理念和智慧的维承与创新。中华文明作为一个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始终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有机整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延伸与发展。

(1)中国式现代化所建构的现代文明,不仅包含社会主 义因素,更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特色道路】

实现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获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道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我们要深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行进中的中国正迈上新的征程,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更大的胜利和荣光。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崇高使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清晰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明确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鹏”“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来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重大使命。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解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智慧。
2023-03-09更新 | 134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治预测卷(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文化建设紧密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国家战略,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3196个公共图书馆、3326个公共文化馆、5132个公共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4000余部优秀现实题材的舞台剧相继推出,《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流浪地球》等电影佳作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火爆;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600岁的故宫网上直播,“睡”在陈列室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正在走向繁荣兴盛。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基本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