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革命烈士的家书(       
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载体
④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因传播而有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11-24更新 | 669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     
A.中华传统文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023-03-07更新 | 174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期末调研政治试题
3 . “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从2021年4月21日持续至7月31日,历时101天。78个法国文化项目在我国14座城市陆续开展,涵盖视觉艺术、时尚、音乐、美食、图书与思辨、电影等领域。在我国,开展法国文化巡演(        
①体现了我国尊重维护文化多样性
②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③有利于满足我国人民的文化需求
④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 . 面对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环境,各国纷纷着力发展本国文化。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这就需要我们(  )
A.坚持“文化复古主义”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D.走“全盘西化”路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文化多样性不排斥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且更加重视正确的思想导向。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
①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③以党的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样性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2-07-12更新 | 336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6 . 议学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重要内容。


议学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运用课本110页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样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说说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关系。
2022-01-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议题式教学导学案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议学材料: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认为“马克思的学说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前进,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体系,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议学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运用课本108-109页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概括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新时代的中国已经不需要马克思主义了。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022-01-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议题式教学导学案
8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启示我们(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②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了独特的思想理念
③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取舍、推陈出新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29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昌吉教育体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诊断测试政治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简要谈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0 . 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进行战略谋划。当前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①是推进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根本途径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④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