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全方位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发展辉煌历程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我们这十年》自播出后掀起追剧热潮,收视热度持续飙升。该剧获赞“立意高远、情节流畅、艺术审美高、传播领域广,为重大主题轻量化创作树立典范”。《我们这十年》由11个单元构成,凝聚一个鲜明主题,聚焦我们这十年,体现了“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时,《我们这十年》通过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正确路径,真正呈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该剧通过贴近百姓生活的小切口,表现了十年来的伟大变革和非凡成就,是新时代主题创作的有力实践。它的创作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共情,激励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我们这十年》将人物塑造建立在中国主流情感的表达之上,在传达友情、爱情、亲情之中完成了家国情等主流价值的呈现。作为首个亮相的单元《唐宫夜宴》用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文物活了起来,成功探寻了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的当代表达。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2023-01-12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阶段。

漳州市南靖县的科岭村曾经长期被列为市级贫困村。如何摆脱困境?科岭人一直在寻找出路。近年来,科岭村人搭上“红色旅游+绿色产业”发展快车,绘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画卷。

科岭村充分利用“红色遗产”,收集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将科岭村特色民俗活动和红色革命历史有机结合起来,编创、演绎红色故事剧本,让红色科岭品牌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修缮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红军路等。通过精心打造,科岭村红色旅游“开花结果”,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来这里重温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

红色旅游业发展,给科岭村增加了收入。为了帮扶到户,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科岭村引进永福、漳平、和澳的花卉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绿色产业”,盘活闲置土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闽山闽水物华新,随着“红色旅游+绿色产业”的发展,科岭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生态好了,乡村美了,村民富了,科岭这个老区村重焕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红色科岭品牌的打造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启示。
2023-01-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3 . “红墙黄瓦老皇城,青砖灰瓦四合院,豆汁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鸽子哨作为北京城的“空中交响乐”,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北京声音。鸽笼改造过程中,新鸽笼顶部被设计成了老房顶的样式,整体涂成深灰色,与钟鼓楼,周边的风貌融为一体,既保证了钟鼓楼周边环境品质符合中轴线申遗标准,也保留住了属于老北京的鸽哨声。留住老北京的鸽哨声(     
A.旨在全面恢复老北京的人文风貌,增加文化积淀
B.是回应时代要求、创造新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的表现
C.有利于保护活态文化,使人们感受老城传统风貌
D.是市民文化需求的表达,说明文化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
2023-01-06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博物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围绕该主题,厦门市各博物馆策划推出诸多精彩活动,含陈列展览、公众互动、馆长导览等,媒体平台在现场开展全程、全时、全效直播。这些活动(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文化供需的有效对接
②丰富市民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③借助信息技术赋能,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传播健康有益文化,增强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03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方式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开播以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该节目由文化学者、音乐界名人组成鉴赏团,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节目将经典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以独特创意赢得观众喜爱,让经典照进现实;选择“惜时”“励志”“亲情”“友情”“家国”等主题的诗词,点燃美德之火、信念之光;在传播形式上,节目打造出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模式,为每首歌曲量身定制4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凭借优质的内容引发裂变式传播,走进公众视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
2022-12-30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2年10月1日,由中宣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开幕。展品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用情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源于政治经济又促进政治经济发展
②任何精神现象都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中
③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④文化创作要讴歌和展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四川熊猫和青神竹编组“CP”亮相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的青神竹编文化,让竹艺之花灿漫在世界各处。青神竹编是流传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材料说明(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差异而丰富
②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则越具有世界性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④艺术品的创作要坚持国际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6更新 | 1542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文化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比拼诗词知识,带动全民重温那些大家记忆中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节目分别聚焦“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十大关键词,通过解锁十种古今对话的独特视角,将文艺创新的视线聚焦人民的伟大奋斗,让诗词的触角延伸到浩瀚苍穹和神州大地,走向奋斗一线和生活现场。《2022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媒,艺术性地描绘人民群众在当下伟大时代越冬、律动、心动、激动的高光时刻及饱满自信、昂扬进取的奋斗姿态,用诗词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诗意盛宴并迅速形成“出圈”效应。每种视角都让诗词成为折射时代风貌的一面镜子,进而构建出整体内容格局。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相关知识,说明《2022中国诗词大会》形成“出圈”效应的原因。
(2)某中学团委拟开展一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方案,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①写出活动方案名称及活动形式;②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2-12-1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主旋律电影《万里归途》,采用IMAX特制拍摄,让观众以深度临场感穿越战火和荒漠,真实体验中国式撤侨荆棘重重又撼动心灵的归途之路,获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该片的成功启示文艺工作者应(     
A.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弘扬主旋律
B.保持开放心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C.立足实际,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创作目的
D.善用现代科技,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2022-12-07更新 | 819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福鼎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民法典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彩一跃。民法典坚持立足国情和实际,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直面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比如,明确禁止高空抛物,捍卫“头顶上的安全”。民法典同样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由于互联网对损害后果“无限放大效应”的特殊性,它创设了更正权、删除权以及禁令等和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民事法律机制。民法典集纳了中华民族的公序良俗,却不是对历史传统的“亦步亦趋”;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是对外国法律的“照单全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谈谈民法典这一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彩一跃”带给我们的启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