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角度考查新冠病毒疫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材料   承岐黄薪火,扬中医文化,圆健康梦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古老的中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抗疫的利器。在西药没有特效药,疫苗还没有研发出来的时期,源自《伤寒杂病论》古方的“清肺排毒汤”等经典方剂被广泛用于临床一线救治,取得了巨大成效。

中医药很好地给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提升了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中医是中国国粹,是中华瑰宝。中医饱含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具有独到的内涵特质、思辨哲理,充分彰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内在生存理念:蕴含着以“人”为本,“大医精诚”“仁者爱人”等核心思想理念与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医注重“整体观”与“辩证论治”结合,在治法上,阴阳互补,标本兼治,有重剂起沉疴“直捣黄龙”的“霸道”之治,也有“四两拨千斤”的“王道”之治,更有权衡脏腑相关,“围魏救赵”的兵法思维。这些思想理念在我国抗击疫情起了很大作用。中医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世界医药文化的珍宝,为促进中西文明的对话提供了一扇窗户。疫情防控期间,国内国外中医西医医学专家积极交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组合拳打出了1+1>2的效果。医学发展到今天,事实证明中西医的和谐互补,会收获最好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中医药文化在抗击疫情中彰显的当代价值,并就如何加强中医与西医更好结合提两条文化建议。
2021-12-20更新 | 4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阶段性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三)
2 .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亮丽的精神标识。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进行基因测序。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中华文明崇尚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和"天下一家"的理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是中华民族基本的国家认同与国家意识……伟大抗疫精神正是把这些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展现在了伟大抗疫斗争的实践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伟大抗疫精神是如何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的。
2021-08-17更新 | 37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 2021届高三4 月模拟政治试题

3 . 17年前,抗击非典,他挺身而出;庚子新春,迎战新冠,他逆向而行。“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他的誓言依然未改。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年过古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党和国家对中医药抗疫贡献的高度肯定。面对荣誉,张伯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唯代中医人受誉”。

历史上,我国发生数百次瘟疫,古人成功应用了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疫病经验,《伤寒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著作成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世至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很高的,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超过7.4万人使用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医药的发展也面临传承与创新问题。部分国人对中医药认识不足,对其治疗功效持怀疑态度;中医药基础研究开发投入欠缺,产业知名品牌不多,不能满足人们有效需求;东西方文化差异增加了中医药文化在世界传播的难度等。如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的理解。
(2)中医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擦亮中医文化瑰宝,振兴中医药事业。

4 . 年末岁初,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谱写了一曲曲生动感人的抗疫之歌,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为见证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保存抗疫历史,传承抗疫精神,3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征集和保存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展相关见证物的征集保存工作。社会各界踊跃捐赠,签满了驰援医务人员名字的防护服和工作服、医院赠送的锦旗、医疗救援队队旗……每一件抗疫见证物的背后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弥足珍贵。

南京博物院征集部主任李竹表示,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收集、保存和展示这些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记忆的见证物,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为明天收藏今天,是对这场“战疫’的铭记,这些抗疫见证物将会让更多观众了解“战疫’故事,将抗疫精神继续弘扬下去。”


(1)有人认为,伟大的抗疫精神来自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形成的。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博物馆“收藏今天”的时代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韧性,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破裂的性质。回顾中国漫长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各种灾难抗争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韧性的展示史。“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每逢灾难降临,这种文明的韧性就会得到充分体现。战胜疫情,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我国文化发展中“文明的韧性”的认识。
2020-10-29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