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责任,义无反顾地冲在抗疫最前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畏困难、不惧牺牲,用担当描绘了“大写的青春”,用奉献交出了属于他们的奋斗答卷。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像抗疫优秀青年一样,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08-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绥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具有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从“我们的民族精神”角度,说明“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

3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2020年3月9日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秀军教授就将关注点放在了“90后”“00后”青年群体的“非典型”青春。围绕“在战‘疫里破茧成蝶’的青春”“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青年是爱国担当的生力军”“让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等话题,冯秀军教授为观众们讲述了战“疫”里的最美青春。

课堂上,一幅幅战“疫”图片和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展现出当下青年人的青春“蝶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一代代青年的爱国奋斗历程。冯秀军强调,“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之中,青年,就是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父辈终会老去,青年必须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和责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也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每一代青年担当责任的样子,成就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和未来。最后,冯秀军为广大正在经历战“疫”考验的青年学子总结了“应考经验”,鼓励他们扎根中国大地,谱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怎样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新时代青年。
2022-09-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材料一   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党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程序的依据。

材料二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一伟大的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精神的谱系,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抗疫精神。

材料三   经过艰苦努力,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党中央决定,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确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又要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3)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22-08-1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就有“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的家国情怀;就有“舍生取义”的崇正义理念,就有“析万物之理”的科学严谨态度;就有“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尚和合、求大同思想;就有“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讲团结、护团结,举国同心向前进,我们就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篇章。


在疫情大考面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所展现的时代价值。
2022-07-26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心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紧急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指导督促各方有序、高效、平稳开展工作。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上下一盘棋,党中央、国务院综合统筹、科学谋划,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中央的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数万名白衣天使急奔重灾区,上千张床位的医院数日建成,19个兄弟省份驰援荆楚大地。为了把防控工作抓细、抓实、抓落地,一方面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的追责问责,对失职渎职的依法依纪惩处,另一方面要求社区强化网格化管理,守严守牢基层社区防线。

材料二   面对疫情,党中央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首先把武汉和湖北的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调动各方积极性。其次,抓好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优先保障重点地区需要,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再次,切实维护好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社会秩序,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如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党中央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
(3)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模范人物。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你写出两条抗疫救灾的正能量励志句子。
2022-05-26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长期抗击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

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灾情发生后,各地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这场硬仗,我们能赢!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结合材料说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请就如何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拟2条宣传语。
2022-04-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材料: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到了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截至2020年3月23日,在全国确诊病例中使用中医药的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但中医药在传承、创新方面存在着问题:中医药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后继乏人;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很多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而且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中医西化”和“以西律中”的现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工作必须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实现中医药的守正创新。
(2)请你为传承中医文化拟两条宣传口号。
2022-03-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瑰宝,它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辩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特别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和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起了十分明显和关键的作用。中医是血肉相连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整体论,这与西医相互没有联系的现象定量的还原论不同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随着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导致中医药文化发展在我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背离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随着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振兴中医药事业并积极稳妥走向世界的最佳战略机遇期真正开启。振兴中医药事业不仅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阔的世界意义,而且有十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无比可观的经济效益。国家有必要把发展中医药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助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因此,无论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还是运用中医、推广中医,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保持中医药的本色。同时,改革中医药管理体制,突出中医药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中医药特色优势用制度、标准、规范固定下来,把中医药的根脉保存好,更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医药根深叶茂。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至2020年12月24日,新冠肺炎已经波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7895万例。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时,中医药成为与病魔斗争的重要武器。

疫情面前,中医药专家们通过总结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规律和经验,深入发掘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三药三方”等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作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岐黄之术明灯盏盏,百世医家薪火相传,正谓“传承精华”。中医药人不仅发挥了古老的中医药智慧,还与时俱进,对千百年来的诊疗经验进行整合,改进提取技术,剔除杂质,找到真正有疗效的关键成分,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创造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抗疫良方,正谓“守正创新”。中西医结合的抗疫经验从“云端”漂洋过海送达海外,中医药走向世界,促进了国际合作抗疫,在全球战“疫”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2)请你以“传播中医药文化正当其时”为时政小论文主题,列举两条写作提纲要点。
2022-01-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