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有机统一的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及生产力发展状况,提出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并采取有效举措逐步推进。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党的十八大开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制度供给,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进入新时代,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时并不突出的精神需求,现在显得更加迫切。近年来,s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建成农民画馆、船匠工艺馆以及糖糕馆。发展农民画、船文化以及糖糕板雕刻研学文旅融合产业,找到了水乡发展振兴的文化基因。“辣妈宝贝”文艺团队从业余到专业再到成立公司,探索实现团队文化“哺育”“自哺”“反哺”融合发展;团队在某平台推出“辣妈直播间”,帮助本地农户销售滞销小番茄、大丽花等一大批农副产品……如今“精神富足”已然成为该市“共同富裕”的最亮底色。


(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制度供给,推动共同富裕的合理性。
(2)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有机统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并结合s市的案例对此加以说明。
(3)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当代青年接续奋斗。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围绕“奋斗·青春”这一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5-11更新 | 38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2 . 2022年11月10日,由H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党的二十大琼剧惠民展演”正式拉开序幕。《张文秀》《刁蛮公主》《汉文皇后》《双镜情》等10部优秀琼剧剧目,陆续在多个村庄及戏院上演。开展上述活动的目的是(     
①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对精神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③发挥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繁荣文化市场,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04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3 .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曾静萍建议,规划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公园,把泉州作为重点建设区,以唐来元明为时间主轴线,以山东蓬莱,江苏南京、扬州,浙江宁波等相关地区20余个海丝沿线城市为空间节点.整合海丝沿线城市文物和文化资源,协调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该建议(     
①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时代探索
②彰显了人大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③有利于扩大优质文化内容供给,提高文化产业经济效益
④符合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如今,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知名度很高,让公众记住三星堆的,不仅仅是考古成果,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和文化载体。通过深挖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创意,三星堆遗址构建起文创开发、品牌营销、IP授权等核心产业链,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之路上进行了持续探索。这说明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有利于(     
①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促进中华文化交流传播
②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③培育文化产业新型业态,释放文化资源使用效能
④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6更新 | 1001次组卷 | 1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3月20日,“有福的地方是我家——福建地名文化展播”活动启动,通过集中呈现一批福建地名的魅力与风采,讲好福建地名故事,读懂福建地名文化,领略福建地名之美。福建举办这一活动旨在(       
①激发爱乡爱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②丰富地名文化,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③挖掘地名文化,促进区域文化融合
④盘活地名资源,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打造福建“福文化”金字招牌,讲好中国故事的福建篇章。

材料一   “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尚书·洪范》提出了“长寿、富足、安宁、好德、善终”的传统“五福吉祥”。“福”字,寄托了整个民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之一。

作为全国唯一以“福”字入名的省份,福建与“福”结下不解之缘。“八闽大地”上孕育的文化,如朱子文化讲究修身和出世,追求天下大同;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具体表现为人民祈求安宁康健的美好愿望;海丝文化和闵都文化展现的是福建开放进取、和世界关联、谋求共同发展的积极姿态,均是中华“福”文化的具体表现。“福”是八闽诸文化的终极追求,“福”文化是八闽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

材料二 围绕“福文化”,福建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了一百多场文化文艺活动,包括文艺演出、展览展示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丰富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如三明市各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了写“福”送“福”活动,还通过微信、景观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福”文化。

新的时代,除了要继承传统“福”文化的精髓,引导人们勤修私德,“求福、纳福、谐福、祝福”之外,还要拓展“福”文化的内涵,把“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完善社会治理,拓宽“福”的公共供给,“造福”人民。倡导人们转变观念,将自发追求转变为自觉追求,为实现群体性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好愿景。


(1)打造福建“福文化”金字招牌要做到“旧中要有新,新中要有根”。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打造福建“福文化”对丰富和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意义。
(3)任选“八闽大地”,上孕育的诸文化之一,为宣传推介“福建:福文化”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2-05-12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届高考三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中国动画已经100岁了。百年来,在一代代创作者努力下,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大批动画作品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也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优秀动画电影接连出现;还有《中国古诗词动漫》《桃花源记》等一批动画短片在网络平台受到网友喜爱。续写中国动画新的辉煌,我们需要(     
①赓续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释放出厚重的文化自信
②扎根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充分体现人民时代风貌
③秉承公益第一的价值追求,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借鉴融合国外文化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开设“智造未来创阅无线”全民创客课堂、爱上简笔画——线上绘画教学;举办“阅读迎新年——最美读书人”诗词朗诵视频征集,建立数字图书馆,设立AR互动立体书等....某市突破传统,以“互联网+”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为市民群众提供了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行高效的文化资源。由此可见该市(     
①通过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创新文化交流传播方式,释放文化资源使用效能
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打造智慧图书馆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走向。智慧图书馆不仅拓展了多样化的阅读场景,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更是把书香文化、阅读文化送进乡村,送进大街小巷。智慧图书馆(     
①能助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有助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③在对传统图书馆的辩证否定中实现自身发展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将取代旧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03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模拟训练政治试题(一)
10 . 电影《狙击手》以“狙击五班”一场看似普通的战争,折射了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守和平卫家乡的英勇故事,展现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紧张刺激的殊死对决与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让观众们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这启示文艺创作者要(     
①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和传承中国精神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③把社会效益放首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④弘扬文化的主旋律,发挥其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