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古人将浪漫写进文字里,而中国航天将浪漫写在宇宙中。月球车叫“玉兔”,探月工程叫“嫦娥”,载人飞船叫“神舟”,卫星系统叫“北斗”,行星探测器叫“天问”,火星车叫“祝融”……这些名字带着人类对浩瀚星空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的美好愿景。这种“中国式浪漫命名” (     
①丰富了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基本内涵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激发了文化共鸣和科技创新的自豪感
④引领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繁荣进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2-24更新 | 1425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2 . 在我国载人航天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结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丰碑。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载人航天精神(     
①凝聚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格
②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具有强大感召力
④奏响了主旋律,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16更新 | 77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航天站叫“天宫”,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叫“北斗”,全球低轨卫星系统叫“鸿雁”,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这些取自于中国传统神话的名字,让标志着中国航天人奋斗史的大国重器具有了浪漫的色彩。这些令人遐想的命名(     
①说明了我国自古就是航天科技强国
②表明传统神话是航天科技创新的源泉
③为航天事业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意蕴
④引发了社会大众关注航天科技的热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通过天地互动方式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三位“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轨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面对青少年开展太空授课,意在(     
①启迪科学智慧,弘扬科学精神
②引领文明风尚,塑造健全人格
③发挥科技作用,推进教育改革
④彰显航天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长期奋斗中,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个非凡业绩。“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激励着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中国航天人锻造出的四个伟大精神(     
①是民族精神在航天事业建设中的丰富和发展
②充分展现了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④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2021年12月9日,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正式推出,全程现场直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演示的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地面课堂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学习活动。材料说明(     
A.天宫课堂是激发和培育中小学生对科学探索热情的主渠道
B.现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过程具有选择、传递、创造功能
C.天宫课堂是文化传播重要途径,培养立大志、担大任新人
D.科技是推动文化继承发展创新和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7 . 三集航天科技纪录片《我们的征途》通过深入地讲述、历史地勾画和情感地融入,展现出中国航天人如何在“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作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指引下风雨兼程、步履不停,从而成为一份给予中国航天人“探月之路”的重磅献礼。在新时代大力弘扬探月精神,是因为它(     
①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②将航天探月伟大事业孕育其中,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特质
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懈奋斗
④坚定广大探月人的理想信念,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8 . 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我国第二次将三尺讲台放置在无垠的太空,也是世界上首个进行两次太空授课的国家。开展太空授课活动(   
①旨在进行太空科普,培养青少年崇尚科学的热情
②能够发挥天地互动优势,实现教育方式根本转变
③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4-27更新 | 442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取得成功,我们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数据,到2021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中国航天再一次刷新中国人在太空的驻足纪录。

近年来,中国航天成绩斐然,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提供了大量信息、数据和宝贵的经验,不断提升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刻骨铭心的征程异常艰难。但是,我们不会停止对太空的不断探索,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材料二   2021年12月9日,一场来自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再次让人们感叹科幻照进现实。

“天宫课堂”闪耀着拼搏奋斗、努力追梦的中国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亘古以来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当我们听到来自中国空间站的授课,心中涌起的必定是无上的荣耀,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庄严地升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来自太空的一堂奇妙生动的“天宫课堂”,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它开启了他们的飞天梦与科学梦,帮助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科技因创新而延续。本次“天宫课堂”是对8年前“太空第一课”的继承和发展。在一次次传承中,“课堂”升级了,“课表”也升级了,新的风貌下人类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2)依据材料,请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天宫课堂”的文化价值。
(3)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天宫课堂”的观后感,你会选取什么样的标题?请设计两例。
10 . 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如今的北斗相关产品已经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到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浩瀚的太空孕育出中国人民的北斗精神,立起了中华民族又一座精神丰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国航天人孕育出的北斗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③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质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北斗精神中,铸就不朽丰碑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2-08-13更新 | 713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