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2 道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

2022年以来,安徽某市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将领导干部专题述法工作纳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通过丰富和拓展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形式和途径,科学编制立法计划,制定并实施了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从法治层面为该市各类市场主体活动提供了“硬核”护航;通过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保持全省前列;持续深化司法改革,坚持公平正义,践行司法为民,该市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该市强化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谋划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为推动该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分析该市的良法善治举措是如何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
(2)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青年学生人人有责。请运用“全民守法”的知识,就青年学生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2024-03-19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级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思想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策部署,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以决定的形式对备案审查制度作出立法性的专门规定。这一决定(     
①有利于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纠正违宪违法行为
②有利于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③坚持依法立法,为备案审查工作提供法治支撑
④坚持依宪治国、符合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2024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监督管理体制,有力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防沉迷网络以及打赏网络直播等现实问题的关注。该条例的颁布实施旨在(     
①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
②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③为网络平台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④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体育法》的修订实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需要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的立法举措,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体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标志着我国体育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加强体育法治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

近年来,体育法修订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除了体育业内人士,体育工作和体育法治建设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届代表都曾提出过关于修订体育法的建议、议案。2021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此次修订是体育法自1995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和第三次修改。历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多次正式审议后,几易其稿终于出台。

此次修法亮点,极具亮色的是“强化全民健身”“坚决反对兴奋剂”“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监管”“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等方面的修法努力。诸如如何保障体教融合从而有效应对青少年体质下降、如何监管大量涌现的群众性商业赛事活动等问题,都立足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实际和更为清晰的法治答案回应人民关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做到科学立法的。
(2)我国修订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意义。
2024-03-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融合起来,增强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自觉。要坚持德治浸润与法治约束相结合。价值观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德法兼治。既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讲好模范故事,同时也对突破底线的行为坚决抵制、依法惩处,让爱国主义精神广泛弘扬、蔚然成风。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仪式礼仪、重大纪念活动、传统和现代节日的实践养成等。要把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结合起来,搭建更多人们乐于便于参与的平台载体,增强仪式感体验感,引导人们在亲身体验、沉浸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如何用法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2024-02-14更新 | 55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03 单元测
6 . 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建立以来,各地立足实际,扎实开展工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为广大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平台。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①赋予了人大代表立法权
②从根本上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
③体现了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④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4日,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江西省召开立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尹弘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法治江西建设水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尹弘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维护法治统一的宪法原则,始终坚持立法为民,确保地方立法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科学立法,突出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要坚持民主立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进一步健全民主立法的机制和平台,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立法共识。要坚持依法立法,遵循宪法原则和精神,严格精准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充分体现合宪性、合法性要求。要坚持把立法同普法、法律监督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加大宪法和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江西省如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规定,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民解放军、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学校等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部门应该及时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有人认为,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的行为规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表明我国(     
①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进行科学立法
②立法集中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③立法机关通过国家立法凝聚价值共识
④重视强化道德对法治建设的支撑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4更新 | 835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03 单元测
10 . 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发布一系列典型案例,包括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政公益诉讼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系列典型案例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以案释法,发挥裁判的规范指引作用
②弥补法律漏洞,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推动良法善治,提高司法工作的社会参与度
④发挥普法宣教示范作用,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1更新 | 264次组卷 | 8卷引用: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02 练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