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把握世界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7 道试题
1 . 围绕2024年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9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中央的这一项重点任务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有(     
①要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③要坚持矛盾的观点                           
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量变才能实现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31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高三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2 . 这个冬天,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各地文旅部门竞相发力,利用本地冰雪资源打造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而随着滑雪、滑冰等冰雪运动魅力释放,寒地测试、雪具生产等冰雪产业做大做强,持续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由此可见(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把握联系的普遍性有利于改造世界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2024-03-30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Z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一系列创新举措,一幅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优势共扬,激发产业活力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广“特色产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苹果、竹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品牌优势逐渐彰显;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精准引进10余家东部知名企业,建成乡村振兴车间10个,带动约3000名群众实现就业;出台农产品跨区域销售等系列惠农支撑政策,统筹32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促消费活动,培育智慧零售等“互联网+”消费新业态;举办直播带货专场、电商产品对接会等活动,借助节日活动、体育赛事等契机开展扶贫产品展销活动。该县2022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73.6万元,村均收入约45.3万元,同比增长36%。

◎社会共治,提升治理效能

该县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治理新模式,坚持制度建设与为民服务功能配套同步、村民自治与村民小组自治联动,通过组建寨管委、成立乡贤会、统筹红管家、建立微治理等服务平台,全力构建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有效推进村民自治下沉到组。凡是产业规划、土地流转、股权分配、投资分工等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均通过“支委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决议”的流程形成最终决策。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Z县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路径。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说明Z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
2024-03-24更新 | 325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黑龙江、吉林专用)
4 . 农历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24年2月2日的小年,全国多地“花式”过小年:山西省13名书法家挥毫泼墨,书写春联为百姓送上新春祝福;辽宁普兰店区的“安波大集”火爆出圈;河北易县的20余项特色非遗技艺亮相易县第二届“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现场;云南昆明“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等。全国多地“花式”过小年说明(     
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B.联系有多样性,做事情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花式”过小年坚持个性与共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和保证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于2月3日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六个部分。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材料二   面对粮食产销区发展不平衡状况,文件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各地粮食产销协作已在部分省市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比如,浙江省政府核拨2.5亿元补助用于扩股重组黑龙江绿农集团,并依托该集团在东北建成300万亩、30亿斤的粮源基地;福建与粮食主产区共建粮食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加工园区、营销网络,助推主产区从“卖原粮”向“卖产品”“卖服务”转型;北京与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东等7个粮食主产区已建立了良好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到破解的办法,为构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蹚出一条新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应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探索省际横向补偿机制。
6 . 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为讨论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共识,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这说明(       )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20更新 | 6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3年全年产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年产销量超过3000万辆,连续十五年蝉联全球第一。但在汽车行业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消费者购买汽车时,部分环节仍不支持线上办理及流转,影响消费体验、办理效率,增加成本;国家鼓励数据要素作为生产资料流通,通过数据算法赋能,为消费者带来精准、及时、差异化的消费体验,但因各种因素限制,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数据流通;部分地方政府对汽车行业制定的政策不统一,或行业部分政策相对缺失,导致消费者车辆使用公平性、品牌竞争公平性、加速保有车辆更新换代受到影响。因此,在2024年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汽车消费环境,鼓励市场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汽车消费环境,鼓励市场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
2024-03-20更新 | 593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黑龙江、吉林专用)
8 . 这个冬季,凭借秀美瑰丽的冰雪美景、层出不穷的迎客妙招、热情大方的待客方式,哈尔滨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哈尔滨市深挖特色旅游资源,不断打造优质旅游产品,同时开展广泛调研和问卷调查,针对旅游市场暴露出的问题集中整改,提早化解。从唯物论角度看哈尔滨火爆“出圈”给我们的启示是要(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服务品质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就双方关系交换意见。两国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仍应在立足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携手合作,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亚太及世界。下列关于中美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美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以差异和对立为前提
②中美双方在合作中又坚定地维护各自核心利益
③中美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中美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推动世界不断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4年2月10日,电影《第二十条》正式上映。电影基于立法精神高度和百姓对司法公平正义殷切期望的视角,采用轻喜剧和黑色幽默的方式,深刻剖析了在司法实践中二十条沉睡的原因。在最高检、最高院的不断努力下,沉睡的二十条正被唤醒,二十条将成为正当防卫和见义勇为者的有力法律保障。运用文化原理,这体现了(     
①文化通过载体呈现,该电影真实承载了人们对法治社会的不懈追求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二十条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各方协力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反映公正理念的影视作品能积极影响价值观塑造
④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