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把握世界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暑期,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热出圈。整个影片就是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穿越旅行,李白、高适、杜甫等大唐豪杰群贤毕集,唐风唐韵、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书法陆续呈现,让整个大唐都活了过来。为更好地还原历史和细节把控,剧组阅读了100多本相关历史书籍,走访了陕西、四川等地,还请了专家坐镇。在电影中,黄鹤楼、胡姬酒肆、岐王府这些重要的场景都是有考据的,一些招牌的字体、见面礼仪、民俗也都经过仔细考究。

对于孩子来说,《长安三万里》提供了“打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全片出现的48首唐诗均入选中小语文课本,当《静夜思》《登黄鹤楼》等唐诗在片中展现时,影厅立刻热闹起来,不少孩子情不自禁跟着吟诵,大银幕内外的“对诗”成为独特的观影体验。影片展开了对友情的讨论,对责任担当的讨论,披着大唐的锦绣外衣,讲述严肃的关于时代、关于成长的主题。

《长安三万里》上映近一个月累计票房破16亿,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是其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关键,也激励了更多动画电影创作者们参与相关题材的创作。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长安三万里》火热出圈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长安三万里》口碑和票房双丰收,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3)中国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请写出两句包含哲学思想的中国古诗词,并分别指出其体现的哲理。
2 . 据了解,中国公路基础设施每年养护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约2亿吨,但循环利用率较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某团队开发出了更经济、高效、简便的油石分离技术,解决上述难题的同时,还能利用其开发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负极材料原料,既能提高废旧沥青的利用率,又能缓解日益增长的锂/钠离子电池负极市场需求。这说明(     
①人们的美好愿望是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创新需要依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③创新可创造条件,挖掘事物的价值             
④科学技术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2023年12月19日,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中强调,要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重大关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启示我们(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抓主要矛盾
②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抓主要方面
③立足局部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5 . M市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长江风景眼”的岛屿进行治理。该市创新了生态岛屿特色的生态修复理论技术体系、产品材料工法体系和组织实施管理体系,突出以自然恢复为主,生动表达“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丰富生物多样性,展现原乡风貌,融合生态设施,立足还岛于民,系统开展生态修复。该市创新治理模式基于(     
①立足关键部分才能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②统筹优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助力系统修复
③尊重生物多样性能够促进生态矛盾的解决
④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生态治理的先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8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政治
6 .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     
①具备批判精神,认清产业发展的现状             
②摒弃落后思想,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
③积极肯定新产业,敢于否定原有产业             
④坚持真理第一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于2023年7月28日—8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简称成都大运会),本届大运会会徽如图所示。

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设计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University中的首字母“U”为基础形态,糅合了“太阳神鸟”与“凤凰”这两种典型中国元素,由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作为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的象征元素之一——太阳神鸟,在古代承载了人们追求光明和梦想的渴望与决心,希望彰显天府文化中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积极精神面貌。同时会徽设计还巧妙融入了“凤凰”这一中国文化中的特色元素。图形左侧以圆弧切割的方式抽象化“凤首”,右侧以融入火焰元素的形式抽象化“凤尾”,描绘出一只活灵活现盘旋在天际的瑞鸟。凤凰不仅蕴藏了涅槃重生的坚韧,也寄托了放飞梦想的希冀,与大运会“在成都,成就每一个梦想”的口号完美契合,向全世界送出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说明成都大运会会徽设计为什么能够增强文化自信。
(2)有人说,只有在形式上积极创新,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将内容补充完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创新思想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
协和万邦、和衷共济
8 . 近年来,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聚焦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以深层次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取得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改革创新实践成果。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④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5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世纪初,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浙江农村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经济发展了,但环境“脏、乱、差、散”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制约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也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明确提出“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在实施过程中,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整治垃圾、处理污水、硬化道路,加强整体规划,逐步在整治范围、内涵上不断延伸拓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齐头并进,一体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率先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创新发展之路、“城乡共繁荣”的协调发展之路,描绘了乡村的美丽风貌,重塑了业兴富民、政通人和的乡村风貌。

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非遗”展厅、村史馆等文化阵地,普及乡村文化,展示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村里的图书馆、咖啡馆、艺术馆越开越多,各类乡村文体赛事如火如荼。

(1)坚持系统观念与系统方法是“千万工程”成功的重要保障。结合材料与哲学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和文化作用相关知识,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意义。
(3)全面乡村振兴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提两条建议。
2024-05-1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政治
10 . 2023年10月,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启用。这将进一步优化当地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带动沿线商业开发和旅游发展,加快形成高铁经济走廊,成为一条全面服务于印尼人民的发展之路、民生之路、共赢之路。这表明(     
①建立有利联系需要突破客观条件制约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有利于促进事物发展
③人可以创造条件建立自身需要的联系             
④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政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