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他们矢志报国、服务人民,凝聚出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从众多优秀的科学家身上,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样的科学家精神,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 . 面对抗击新冠肺炎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广大青年挺身而出,无论是身在救治患者前线的医务人员,还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宣讲,协助开展物资分发、排查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的青年志愿者,青年的身影无处不在。这体现了(     
A.一定社会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B.人们的价值选择是作出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
C.劳动和奉献是实现正确的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
D.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为社会作贡献
2023-08-0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二)
3 . 下列选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的是(     
A.国泰民安
B.一诺千金
C.违法必究
D.公平公正
2023-08-0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二)
4 .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主题,一墙一风景。北京许多社区以“文化墙”为载体,让墙“说话”,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内容通俗易懂、感染力强。这种“墙说文明”可以(     

①美化社区环境,培养文明风尚
②丰富物质生活,助力文明建设
③潜移默化影响居民的思想观念
④让传统文化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8-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检测-
5 . 某小区物业公司将墙面上的明星广告牌换成了五位戍边英雄的照片,并附文:“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向每一位戍边英雄致敬!记住英雄的名字!祁发宝、陈红军、王焯冉、肖思远、陈祥榕!致敬!”这不仅获得了小区居民的支持,更是被众多路人和网友点赞。该物业公司此举旨在(     
A.继承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
B.弘扬革命文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C.传递榜样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D.加强理论武装,凝聚伟大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6 . 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的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现了我国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②群山冈峦、江河湖水也是一种文化
③《千里江山图》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④《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3-08-05更新 | 212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A卷·知识通关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时代发展,明信片、书签等传统的文创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如何打造一款既年轻又时尚、既艺术又有趣的产品成为甘肃省博物馆主创团队心头久久萦绕的设计命题。

铜奔马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称“马踏飞燕”。设计师们决定设计一款以铜奔马正面形象为原型的文创产品——3D卡通“绿马”头套。这款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人们的欢迎,网友纷纷留言:“甘博文创搞反差萌,出圈了。”经过这次成功尝试,设计师们更“大胆”了,半年后,铜奔马卡通毛绒玩具问世。一方面,该玩具还原了铜奔马的头部轮廓,保持它凌空飞跃的姿态;另一方面,强化了铜奔马逗趣的特点,将飞燕设计得更加“呆萌”,赋予其可爱调皮的性格特征。事实证明,设计师再一次成功“拿捏”住了“社交密码”,这款毛绒玩具成了2022年夏天的“顶流”。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部分的相关知识,说明甘肃省博物馆的成功实践对文创产品开发的启示。
2023-08-0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如何做到尊重文化多样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赴东方之约,见证开放中国。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2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办。进博会不仅是全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集中地”,也是人文交流的“大舞台”。世界透过进博会看中国,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化也在此交流互鉴。

全国多省市在本次进博会上设置了展台,展示百年老字号品牌、年度新品、非遗技术。四川清音《绣蜀》讴歌了“天府之国”的雄阔境界和灿烂前景;国家级非遗赣南采茶戏展示了浓郁的客家文化;观众在杭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指导下,亲自上机体验手工织造过程;牛羊肉泡馍、麻酱凉皮、黄桂稠酒等“老字号”美食则展示着陕西非遗美食的魅力……

来自摩洛哥的铜质手工艺摆件、巴西的“生命之恋祈祷图腾”、智利的马普切部落银制装饰品、玻利维亚的锡制骑士人偶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世界名画马克夏加尔的《巴黎的天空》、爱德华蒙克的《藤椅上的模特》、草间弥生的《南瓜》、班克斯的《爱在空气中》等让文物艺术品板块成为进博会最具艺术气息的展区,人们足不出境就能欣赏到高质量艺术名品。

进博会打开的,不仅是商业、物质的交流之窗,也是文化、精神的交汇之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东西文化交融并蓄、熠熠生辉,共谱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华章。


进博会是文化、精神的交汇之窗。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部分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2023-08-0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伟大的匠人们一向注重德行和心性修养,注重将人品与技术、道德与造物、个人与国家等因素综合起来评判。他们有极浓厚的反功利、反扬名的传统风气,他们趋于笃行,以纯洁真挚的心去传承遵循以往的历史传统,用作品和创造来获得认可。匠人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对“道”的追求,他们相信,只要拼命苦干,持之以恒地追求技艺之道,终有一日将蜕变,获得手艺的最高境界,成为一代宗匠、大匠,而这一理想也激励他们砥砺意志,探索技艺臻境,克服人生、从业道路上的种种不顺和挫折。

当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制造2025》的实现亟须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下华彩的篇章。


(1)结合材料,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分析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匠人们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为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宣传口号。
2023-08-0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