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019-01-30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安徽凤阳荣达高复学校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③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
④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58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下列古诗句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④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08更新 | 272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 .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5 . 文化既有“魂”,也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之所以要“强魂”,是因为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6 .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其原因
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④承袭传统文化,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随着2016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了大江南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之所以重视工匠精神是因为()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8 .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10-02更新 | 40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10 . 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源自于纯正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让我们领略了其故乡农民的质朴与奔放……它们表现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