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这启示我们(     
①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②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③传统思想为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立足于传统文化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材料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和建设祖国大好山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大一统”的思想。《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因此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该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从政治、军事、经济起到地缘互补的巨大优势效应。强烈的“大一统"思想,仿佛就扎根在历朝历代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材料二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了十九大报告和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必将引领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要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有人认为,从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反对台独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无不体现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精神的文化价值。请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相关知识阐述该观点合理性。

3 . 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命名“嫦娥”,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寄托着探月团队永驻月宫的理想;华为的操作系统取名“鸿蒙”,展现了一种宏阔的宇宙观,意在为后人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曰“悟空”,寓指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此外,量子实验卫星起名“墨子”,航天飞船取名“神舟”,太阳监测卫星计划用名“夸父”,汽车领域采用“唐”、“宋”、“元”系列车标……探索与追求,既是基本的科学精神,是对科技兴国理想的薪火相传,也是基本的人文精神,包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当代中国,科学探索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碰撞出美丽的火花,试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上述材料,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科技领域的当代价值。
4 . 2021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这些成果展现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不同阶段新石器文化起源、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些考古成果(     
①展现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美
②彰显了中华民族儿女浓烈的家国情怀
③提供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
④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立足自身实际,多措并举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以乡村节日与习俗活动为抓手,挖掘舞龙灯、彩莲船等民俗资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以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深度融合,激活木工制作等乡村传统手工艺“再生”能力:以农村文化礼堂、“村晚”等活动形式,培育良好家风、文明多风、淳朴民风:以修端现代版的村规民约、征集村歌等为手段,倡导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念,改善村民精神面貌,增强精神力量;以特色乡镇建设为契机,修络、迁建古建筑,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文旅融合、文创结合,盘活历史文化遗存,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1-11-22更新 | 3509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示范高中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传统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广泛记录于古代典籍之中,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国语》中“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强调森严的等级制度;“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和的思想;《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强调天下大同的思想;《淮南子·氾论训》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强调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是利民;《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万物要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天人三策》有言:“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强调君权神授。

有人认为,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些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辨析“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这一观点。
2021-11-17更新 | 39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9年10月7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从《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四件文物 入手,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用展览语言解答观众“国宝如何成为国宝”的疑问,成为普通民众能够看 得懂的展览。材料表明(       
①恰当的形式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
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通过博物馆展览国宝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文物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机的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二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思想学说和文化风尚创造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透过天人合一和帝王文化色彩的泰山文化,开拓、坚韧的黄河文化,创建仁义、礼制思想的孔孟文化,开放、纳新的海洋文化……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区域的文化
A.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B.由不同地域风俗习惯决定
C.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D.深受地理历史因素影响
2017-02-0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二上第二次考试政治试卷
9 . “比”“从”“北”“化”四个汉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见下图中甲骨文),高度概括出古人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与人“比”肩前行,择其善而“从”之,去其恶而“北”(音bei,同“背”)之,力求为我所用而“化”之。我们从中感悟到了“方块字”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①汉字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汉字的演变记载着人类中华文化历史,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③学习、书写汉字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百强校】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学期统测二政治试卷(带解析)
13-14高三·安徽淮南·周测
10 . “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展演交流活动开幕式7月10日在泰国曼谷隆重举行,内容涵盖演艺、展览、展演、讲座等多个领域。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②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促进中泰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石家庄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检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