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从一名普通的汽车兵,到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榜样,雷锋同志以其22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辉煌壮丽的人生诗篇。从“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坚定信仰,到“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赤胆忠心;从“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的助人精神,到“永做革命的螺丝钉”的敬业态度;从“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的刻苦品质,到“生活好来别忘本”的朴素作风……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60多年来,雷锋精神始终鼓舞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涌现出一批批雷锋式的英雄人物。从与时代同行诠释“雷锋精神”生命力的郭明义,到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扶贫干部黄文秀,再到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乡村教师张桂梅....在这些时代楷模的身上,无不闪现着雷锋精神的道德光芒,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一代代人的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雷锋在平凡岗位上铸就辉煌人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发扬雷锋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3)“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学雷锋就要“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此,请你向广大青年提两点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劳动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盘古开天成就天地方圆,大禹治水开启华夏文明;一部《诗经》礼赞劳动人民,“四大发明”凝聚劳动者的智慧。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以辛勤劳动创造的。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步都浸透着亿万劳动群众的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献。从南泥湾火热的大生产运动,到小推车推出的淮海战役;从新中国成立初的手提肩扛,到改革开放时代的电气革命;从永不褪色的“铁人精神”,到赶超一流的“载人航天精神”;从都市快递员的忙碌身影,到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创新……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和今天的成就。

在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成果人人有份,责任也人人有份。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国广大劳动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把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自觉把人生理想、人生奋斗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在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的原因。
(2)有人认为,在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因为劳动精神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3)请你以“弘扬劳动精神,做新征程上的青年奋斗者”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①规范使用学科术语;②符合主题,逻辑清晰,富有感染力;③总字数在150字以上。
2023-12-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回眸此次疫情“大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现出强大生命力;而在抗疫斗争中产生的伟大抗疫精神正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抗疫精神”深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一系列精神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对中华民族在战胜大灾大疫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丰富和延续。可以说,“抗疫精神”既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有时代精神的彰显,两者交相辉映,塑造了“抗疫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形态。


(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抗疫精神’既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有时代精神的彰显”的理解。
(2)在“中国抗疫”中,年轻一代交出了亮丽答卷。某班级拟围绕“青春·责任·奉献”主题举办班会活动,请你为这次班会准备三条发言提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材料二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党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征程的起点,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开篇。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水”涌流,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铸就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既各有侧重、各具特点,又都与伟大建党精神有紧密联系。比如,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内容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伟大抗疫精神的主要内容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一系列伟大精神的主要内容,充分表明伟大建党精神既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形成,又在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中发扬光大;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伟大建党精神和一系列伟大精神之间,既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发展关系,又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试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对这两点分别加以说明。
(2)你认为当代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请拟写两个要点,每个点限16字以内)
2021-12-06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普查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回望初心,习近平到过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绍兴南湖红船、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总书记的行与言,为我们铭记革命历史、弘扬伟大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伟大革命精神(     
①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将不断超越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向前发展
③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
④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物质载体和文化资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一种深情表白,叫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曾写下的一句话,令无数人为之泪目。清澈的爱,如此纯粹,又如此炽热;如此柔软,又如此坚韧!

这份深沉的爱,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也是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是科研新秀披星戴月的攻关,也是年轻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山河无恙,只因英雄铁肩担当。“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青春之热血,永远为祖国而奔腾;矢志报国的你,就是民族的希望。

材料二   2021年,农历牛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正在召唤我们以全新的状态去奋斗,这是人生之大幸、无上之荣光!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首来时,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眺望前路,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要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在化危为机中赢得历史主动,在攻坚克难中焕发新的气象?

“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振奋着新时代的精气神,这是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奋发姿态,这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豪情!

百年奋斗,圆梦正在今朝;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中华民族就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1)“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结合材料一并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应如何弘扬“三牛精神”。
3)弘扬“三牛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基因,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当代价值。请你就弘扬“三牛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
2021-07-04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二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考前压轴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国务院作出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从1956年到1959年,四年中迁校总人数达一万五千余人。在迁校以及新校建设发展历程中,广大师生员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在四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认真开展教学和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了智慧和力量。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新时代青年应如何弘扬“西迁精神”,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8 .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在哪里,每当这首优美的乐曲响起,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种激荡在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       
①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0-09-21更新 | 251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鄂尔多斯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2019年3月14日,北京市民政局向北京市民发出了文明祭扫倡议书,转变既是救赎,大力提倡家庭追思、鲜花祭奠、集体公祭、网络祭扫等,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形式。该倡议书所含的文化依据是
①要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②清明节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基本特征
③中华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