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珍惜、推广、创新“枫桥经验”20周年。

回顾历史,“枫桥经验”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守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不变底色,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红枫义警”把志愿服务引入社会治理、“西城大妈”传递群防群治正能量、“网上枫桥”推动网络空间精准化治理。不应忽视的是,“枫桥经验”在学习推广中也存在模式固化、治理效能不高、智能化程度不足、助力高质量发展效果不彰等问题。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实效,实现创新发展。

从历史传承看,新时代“枫桥经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与“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治国理念、“未雨绸缪、预防在前”的治理理念、“以和为贵、息诉止讼”的司法理念、“重义轻利、义在利前”的文化基因等相契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说明新时代应如何践行“枫桥经验”。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让我们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提出,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革命由低谷走向高潮的重要原因,就是全党上下展现出一股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怕牺牲、永远奋斗的革命精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贺信中指出,“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强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正是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共生与交流,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人类文明。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当今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特色地域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记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只有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求同存异、和谐共生,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弘扬延安精神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就当代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写两条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20个字)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中华民族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从历史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国各族人民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中国人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加以说明。

【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让人们感受悠久灿烂的文化,涵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感悟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中艰难而卓越的成就;推进中国共产党百年英模人物的宣传,全社会营造形成了崇尚英模、争做英模的良好氛围和优良传统。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是如何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文化涵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爱国主义的诗词不胜其数。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体现追求真理、求索不懈的爱国情怀。变法先驱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投身革命献身革命的爱国精神。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体现的是游子思念故乡、对中华民族早日统一殷切期盼。

(3)某同学集中学习了一些爱国诗词之后,发现不同诗词爱国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大都指向所处的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指向国家民族命运,国家民族相向而行。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说明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说明当今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2024-06-11更新 | 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6月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4 . ◆同频共振

在物理学中,频道又称信道,是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通道,频道不同,传输的信号就不一样。同频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声波在频率上相同,从而产生共振现象。

人与人的“频道”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判断就不一样。在人际关系和社交领域,同频通常指的是人们之间在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或行为上有共同点,能够相互理解和共鸣。因此,小到个人生活相处,大到国家社会发展,都需要“以调频促同频”。

(1)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为什么要“以调频促同频”。

◆同心同行

以“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为主题的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于2023年上半年公布结果。本届评选展播活动,以丰富的视角记录下平凡人奋斗的点滴星芒。

每届“五个一百”活动,挖掘值得铭记的人物,讲好让人感叹的故事,赞颂令人敬仰的精神,在亿万人民群众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同心共绘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追光而行致敬奋斗的力量”为主题拟一份颁奖感言。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6-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

材料一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精神激励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材料二   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各种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在山东,以“逐梦苍穹,点亮未来”为主题的“大国重器”社会课堂——爱国主义教育航天展于4月12日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正式拉开帷幕。在上海,奉贤区博物馆将于6月启动为期四个月的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在江西,萍乡创新推出“红领巾摇篮”寻根之旅,吸引省内外15万人次青少年到萍乡交流。在江苏,作为英烈孙津川侄女和雨花英烈故事志愿宣讲员,孙以智坚持带领一批又一批少先队员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祭扫革命烈士墓,开展“学烈士、继传统,知荣辱”等一系列时代性、教育性、实效性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说明阐释。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学校应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思维的有关知识,准备一篇演讲提纲。要求:指出具体的思维方法;学科语言规范;演讲提纲标题自拟;字数150字左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世代传承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深刻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正是在反抗列强侵略斗争中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艰苦斗争,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民族精神,书写了爱国主义的辉煌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征程上,要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奏响新时代爱国奋斗的最强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谱写了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辉煌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创造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哲学依据。
(2)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请你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要求:主题明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晰、至少3个维度,150字左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龙年春节是联合国大会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新年。大红灯笼、中国结、剪纸福字等装饰布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喜庆幽默的川剧表演来到华盛顿,以中国红为基调的新衣披上了海牙的有轨电车,书法、剪纸、包饺子等文化游园项目在塞纳河畔隆重举办……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有联合国人士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需要春节精神的感召,需要龙所代表的力量、勇气和智慧等可贵品质。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为联合国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材料二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世代传承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深刻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正是在反抗列强侵略斗争中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艰苦斗争,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民族精神,书写了爱国主义的辉煌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征程上,要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1)春节走向全球化的原因,甲认为是春节的独特习俗,乙认为是春节蕴含的价值理念。你赞同哪种观点?结合材料一,请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奏响新时代爱国奋斗的最强音。
2024-06-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3年,中国人首次在太空留下足迹;如今,中国拥有了完全独立自主的空间站。2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锲而不舍地持续追求,载人飞行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两人中期驻留再到多人长期驻留,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成长史。逐梦之路绝非一马平川,面临着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但航天人始终洋溢着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锐气,在对前一次技术成果的总结、调整和跨越中,不断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此过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展航天事业的。
(2)请你结合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以“弘扬航天精神,绽放青春梦想”为主题,针对青年学生写一篇宣传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④字数150字左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社交媒体上,一段五常村民救人的视频广泛传播。2023年8月,村民赵永利开着挖掘机加固提坝,不慎落水。危急时刻,村民董明亮拿着橡胶圈,跳进洪水中前往营救,经过七八分钟的营救,两人平安上岸。董明亮坦言,当时自己也害怕,但必须得救人,“搁谁谁都得救,脱衣服耽误时间,一秒钟都很宝贵。”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你以“平凡英雄的力量”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述合理,逻辑清晰:③字数200字左右。
2024-05-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高考冲刺押题卷(五)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