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方案》明确提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方案》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广泛宣传引导,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方案》部署的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1)有关专家认为,《方案》提出的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对于保护传承与利用以长城、长征、大运河为核心的线性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影响。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就国家推动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两条建议。
2020-12-31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政治之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 .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深情阐释红船精神,强调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弘扬“红船精神”】
材料一  作为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就要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彰显巨大引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必须把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光辉旗帜。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面临更多的矛盾和更大的困难,更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继续改革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如何弘扬红船精神,引领伟大征程。
【坚定理想信念】
材料二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党品质,以及广大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接续奋斗。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林俊德……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我们才能不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根”。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3)请你结合实际,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就如何对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出两条具体建议。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易(0.85) |

3 .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关键是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转化为亿万中华儿女的道德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就新时代如何推动“雷锋精神”走进校园提两条建议。
2024-05-16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从一名普通的汽车兵,到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榜样,雷锋同志以其22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辉煌壮丽的人生诗篇。从“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坚定信仰,到“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赤胆忠心;从“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的助人精神,到“永做革命的螺丝钉”的敬业态度;从“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的刻苦品质,到“生活好来别忘本”的朴素作风……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60多年来,雷锋精神始终鼓舞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涌现出一批批雷锋式的英雄人物。从与时代同行诠释“雷锋精神”生命力的郭明义,到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扶贫干部黄文秀,再到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乡村教师张桂梅....在这些时代楷模的身上,无不闪现着雷锋精神的道德光芒,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一代代人的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雷锋在平凡岗位上铸就辉煌人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发扬雷锋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3)“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学雷锋就要“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此,请你向广大青年提两点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国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日益显著,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

材料二   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实施,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古老的文化遗产在中华大地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说明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对“如何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提出两点建议

6 . 2021年9月,电影《长津湖》一上映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掀起了观影热潮。电影能够取得如此佳绩,可以说是因为它恢弘再现了长津湖战役,绘就了生动鲜活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群像图。它用中国人独有的家国情怀塑造了中国英雄,讲好了中国故事。通过银幕,我们在雪与火的极端环境中,看到了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无畏无私的艰苦历程。这种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打仗!直抵心灵的台词,让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不禁泪下沾襟。英雄先辈壮烈牺牲的故事更是催人泪下,长津湖的红色历史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1)《长津湖》对于行业和市场的意义,绝不止于票房。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谈谈《长津湖》的时代价值。
(2)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在今天新长征路上,发展的任务紧迫繁重,改革的攻坚艰苦卓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万里长征。今天我们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就必须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而矢志奋斗;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统揽大局、统筹全局,把我们的军队建设好,把我们党这个领导核心建设好,把改革发展的全局维护好。

(1)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该如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2)某高中高二年级将举行“弘扬长征精神传承革命理想"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两条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与旧的统治秩序联系在起的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等意识形态,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命”和“改革”等创新思想,以世界眼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使中国人民有了“全新的选择”,也使得中国文化通过吸纳世界文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以自己的文化创造创新——革命的红色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提炼至今日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新型文化样式,为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到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千磨万击中锻造出生动鲜明、熠熠生辉的红色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极大地丰富和升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这就要求我们赓续红色精神,筑牢思想之魂。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使之发扬光大!


(1)运用辩证否定的特征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新时代为什么要赓续红色精神。
(3)某校准备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就宣传形式提两条建议。
9 . 材料一: A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长廊,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发制作《普法总动员》《开心学税法》等学法动漫游戏。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阵地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等现代传播方式,打造法治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做法的科学性。
材料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林俊德……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无私本献,我们才能不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根”。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3)请你结合实际,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就如何对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出两条具体建议。
2017-12-19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政治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