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3年,中国人首次在太空留下足迹;如今,中国拥有了完全独立自主的空间站。2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锲而不舍地持续追求,载人飞行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两人中期驻留再到多人长期驻留,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成长史。逐梦之路绝非一马平川,面临着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但航天人始终洋溢着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锐气,在对前一次技术成果的总结、调整和跨越中,不断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此过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展航天事业的。
(2)请你结合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以“弘扬航天精神,绽放青春梦想”为主题,针对青年学生写一篇宣传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④字数15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科技对国家命运、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千千万万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奋力创新、默默耕耘。如今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研究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不断加快应用。

桂某作为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鲫鱼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他在研究中意外发现银鲫具有单性雌核生殖的特征。按照国外学者的观点,银鲫生殖繁育的应该全是雌鱼。决定雌雄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银鲫会有这样的特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和团队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跑遍祖国的大江大湖,累计采集了5000多条鲫鱼样本,系统研究了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了银鲫独特的多重生殖方式,找到了品种改良的方法,为系统精准开展银鲫的优良品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出的新品种实现了产量的大幅提升,为菜篮子稳产保供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桂某是如何追求真理的。
(2)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请你围绕“奋斗与担当”主题写一篇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短文。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150字以内。
2024-05-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积聚振兴动能谱写发展新篇】

2023年11月7日,《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分类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宜居村,打造具有辽宁山海平原特色的美丽乡村。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其表现为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的质的变化,是生产力的巨大跃迁,它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材料二   【弘扬“四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稳产保供,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要加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促进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升全民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四大精神”虽然产生于龙江黑土,属于地域精神,但同时也是具有超地域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优秀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四大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说明辽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合理性。
(2)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新征程应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4)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弘扬‘四大精神’推进东北全面振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4-05-21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政治试题(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匠心聚,百业兴。近年来,在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的引领下,产业工人的技术创新风起云涌,我国的技术进步一日千里。产业升级日新月异。正是他们对产品生产独具匠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坚持和追求,汇聚起了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的磅礴力量。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让我们继续秉持其严谨、执着、敬业、创新的可贵品质,遵循其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价值。
2024-05-14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日,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揭晓10位力量“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除了来自装备制造、水利、电力、文物保护、冶炼等传统行业的一线劳动者,还有体现新质生产力的AI领域工程师、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污水治理技术员。他们有的勇攀水电“珠峰”,有的守护城市管道“森林”,有的助力边疆发展,有的为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有的为国之重器提供“中国心”……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体现了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多元化。

此次评选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让他们能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请你以“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强国梦想”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5-10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押第19(2)题 文化部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精神发祥于辽宁、传播向全国、影响了世界。

【世界需要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当今世界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西方制度弊端越来越显现,道德沦丧,恃强凌弱,种族歧视,见利忘义等等,期待着好危解困的良方解药。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解决全球问题,毫无疑问,需要包括新时代雷锋精神在内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雷锋精神向人们昭示的是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和助人为乐的崇高道德精神;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充满真善美的道德情怀,一种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精神载体,已经走出国门,被外国人学习和称颂,成为解决矛盾问题的济世良方。时下,世界需要雷锋精神,推动引领重构全球化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雷锋好榜样。”正如歌曲里所唱,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早已融人人们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结合材料和“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运用文化的知识,写一篇弘扬雷锋精神的倡议书。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4-05-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19(2)题 文化部分

7 . 【精神传承】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世代传承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深刻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正是在反抗列强侵略斗争中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艰苦斗争,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民族精神,书写了爱国主义的辉煌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征程上,要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奏响新时代爱国奋斗的最强音。

【精神动力】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任的中心任务,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继续高举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旗帜,充分激发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奋斗情怀,才能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分析高举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勿忘历史·缅怀先辈】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的“左倾”错误指导下失败,被迫长征。为了保存革命火种、实现革命理想,红军将士们克服重重阻碍,先后翻越了1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进行殊死搏斗。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顽强战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腊子口,取胜直罗镇……进行重要战役战斗600余次,击溃了国民党数十万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围追堵截……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长征的胜利是人类意志的伟大胜利。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加以说明。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到翻雪山、过草地,90年来,长征故事广为流传。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新时代再出发,长征永远在路上。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为纪念长征胜利90周年。某社区随机抽取100位成年人,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内容如下(部分):

调查项目了解长征
历史事件
能够基本准确
表述长征精神
立足本职工作
弘扬长征精神
如果再来一次长征
你会选择吗
调查结果占比100%占比90%占比100%占比65%
调查结论长征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永不过时,长征精神后继有人
(3)说明上述得出结论的方法属于哪种推理以及如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性。
2024-04-04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系国家发展大局。

材料一   【稻蟹共生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近年来,东北各地积极探索稻蟹共生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传统模式下,水稻生产需要用大量农药杀虫除草,而蟹的生存需要减少农药的使用。在稻蟹“共生种养”的新模式下,河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生长中由于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稻蟹共生模式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

材料二   【产业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一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一汽”始终与中国汽车工业同频共振,守正创新。

2017年以来,“一汽”全面评估企业发展困境,广泛开展调研,集思广益,研判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前瞻设计,最终形成品牌发展战略,实现转“危”为“机”°公司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赋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多款新能源汽车在国外热卖;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海外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形成了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在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社媒账号,搭建品牌与用户的即时沟通平台,通过传播品牌理念、产品品质、前沿技术、东方文化,聆听用户声音,赢得海外用户的好感;在海外市场设立基金,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关注女性权益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截至目前,中国一汽海外业务已覆盖8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出口销量实现了较高增长,总体呈现加速突破的良好态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述“一汽”是如何塑造品牌形象拓展海外市场的。
(3)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概括“一汽”公司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确立品牌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传承红色基因凄续精神血脉】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是东北抗联将士崇高精神风貌和高尚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革命精神的彰显,是人类为了正义事业挑战自身极限的传奇典范。

(4)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将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支撑。某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重走抗联路”主题教育活动,请为这次主题活动写一份宣传稿。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国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日益显著,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

材料二   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实施,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古老的文化遗产在中华大地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说明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对“如何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提出两点建议
2024-03-31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