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5 道试题
1 . 春节时贴春联、吃团圆饭、舞狮等都是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庆祝民族节日
①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是展示民族历史和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2 .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中国古代哲学创造了丰富的思想成果,是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辉煌灿烂的哲学文化遗产具有书写中华文化的功能,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③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需要增强对自身哲学文化成就的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5-11更新 | 6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国内外出版译著《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 文化之美,似无止境。中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通,趋向一致
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17-05-08更新 | 1213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二十四节气”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誉”,是先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活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201611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
①巩固和强化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
②推广和传播了中华文化,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促进和助推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④完善和丰富了国民认知,增强了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中药被证明对某些疾病有效,但仅仅使用传统方法有时难以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西方医学能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确保药物的有效性与一致性。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从文化创新角度看,材料表明中医学发展应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017-05-01更新 | 781次组卷 | 30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西校区)

6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比利时时曾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不是不可兼容的,人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洲主张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国茶和欧洲酒为什么可以兼容并存。
2017-04-23更新 | 521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扬州木偶戏,又称为傀戏、“窟儡戏,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扬州的木偶技艺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已有木偶戏的表演。而杖头木偶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刚柔并济、细腻传神”的表演风格在全国乃至国际木偶界独树一帜。扬州市高度重视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木偶戏的表演样式不断改进,多景区空间调度和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极大地吸引了观众。木偶艺术还走进校园,演员们手把手地传授木偶技艺“静举”“撵手”等,让孩子们感受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1)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说明扬州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2)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知识,谈谈木偶之乡应如何促进木偶艺术更好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采撷众多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其主要蕴含和表达了“家”与“国”的情怀,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
②包含着生活中的民族风土人情,反映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
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
④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 .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连接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世界各国。同时,外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这说明
A.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C.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外出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
10 . 2016年4月23日,中英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大文豪逝世400周年。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戏剧中虽有着不同的创作结构和形式,但都包含着对梦的阐述、对人生的追求。两国文化巨人跨越数百年的“邂逅”,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又一佳话,透过这扇窗口,人们看到中英人文互鉴的累累硕果和巨大潜力。这说明(       
①中英人文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差异也存在共性
③中英人文互鉴增进了两国的相互理解
④文化交流要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2017-04-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乌丹二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思想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