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新时代外交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作出部署,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 . 疫情,来势汹汹;阻击,众志成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广大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抗疫故事,无不彰显着忠诚、执着、朴实的英雄品格。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讲好中国抗疫英雄故事,并以此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汇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致力于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先后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往来,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推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的国际对话与高端交流,展现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大国形象。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的知识分析,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应如何“讲好中国抗疫英雄故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疫工作总要求,为科学战“疫”指明了方向。中医药专家和人才作为中医药科普传播的重要力量和传播主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为做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积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发挥科普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传播的内容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优传播内容,增加优质科普知识供给,使民众在第一时间掌握和应用中医药防控知识,增强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文化传播要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注重传播路径的创新改革和路径研究,利用新媒体矩阵来拓宽中医药知识的传播方式,加快中医药科普速度。

最后,要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直入人心,就是要把深奥的知识讲浅显,将复杂的道理弄简单,使枯燥的内容变有趣,通过设计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组织中医药文化活动,把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中医药文化和知识送到老百姓身边。这场科学战“疫”正是中医药科普走进百姓生活的契机,要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广大中医药界人士做大做强中医药科普知识传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宝贵的中医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过程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分析中医药文化在科学战“疫”中能够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3)某班举行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若你是其中一员,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在各大媒体上线推送以来,引起广泛关注。该作品的推出,是用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教材、在互联网时代讲好党的故事的有益尝试,有利于进一-步将主题教育引向深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十一书”》共11集,选取了贺页朵、陈然等11位共产党人的感人事迹,用大量第一手材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宣誓书”,字里行间闪耀着信仰的光芒,通过表演艺术家的动情讲述,让观众深深震撼于书写者一心向党的赤诚之心。“示儿书”,让人看到的不只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歉疚和期望,更有一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坚定执着。片言不见的“无字书”,是陈毅安与妻子的生前约定,体现着他们誓将一切献给党的热忱和无悔...这11封经历战火硝烟而幸存至今的书信,是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历史见证,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珍贵而生动的教材。

《“十一书》以微纪录片的创新形式,鲜活再现了血雨腥风年代共产党人对革命信仰的忠贞不渝,增强了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让信仰传递更加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利于“润物无声”地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


(1)“十一书”的播出引起广泛关注,这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2)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在今天宣传革命先烈事迹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就学校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两条建议。
2021-03-01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021-01-17更新 | 351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阿荣旗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3200多公里,是世界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沟通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孕育滋生了水利文化、漕运文化、商事文化等文化形态,沿线物质文化遗产超过120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地区。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有专家指出,大运河沿线各地在基础条件、发展水平、能力意愿等方面有差异,不宜平均用力、不强求齐头并进,应在战略设计上有区别、有侧重,发挥重点城市、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精力打造“增长极”与“排头兵”,实现以点带面,促进全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1-01-08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古籍遇到数字技术,静态的文物就“活了起来”。

2019年11月,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20家地方图书馆联合举办古籍数字资源共享发布活动,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200余部(件)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资源总量已超过3.3万部,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从信息承载介质演进的历史来看,古籍数字化是一种必然。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后来被记录在竹木简和布帛上,而在造纸术出现后,它们又被记录在纸张上。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对相关古籍善本进行高清晰处理,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古籍的文本信息,无疑是保存古籍更有效的手段。

今天,读者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在远程阅览、调取中华古籍资源库中的数字影像,克服时空障碍,实现古籍资源的共享。古籍数字化,既是保护更是赋予新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数字技术对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医药在攻坚中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贡献,凸显了中医药在抗击病毒方面的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清肺排毒汤”在4个试点省份用于确诊病例救治,总有效率达90%以上,这是在学习古人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新的认识而创新产生的:以科技为支撑,在临床救治的同时开展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多个单位积极筛选评价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为指导战胜新冠病毒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与西医协同攻关优势互补,中西医结合救治“组合拳”,有效降低了轻症变重症、重症变危重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传统的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再立新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2020-12-24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2017年4月,中国企业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材料二:2008年发生次贷危机,人们对马克思的兴趣高涨。纽约城市大学的大卫·哈维在网上推出了在线课程“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用电邮和学生交流,结果网站达到250万的点击量,不少学生认为《资本论》能够引发他们对当今世界的诸多思考。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日益受到部分西方民众青睐。

材料三:2017年10月以来,全国就有近20个城市与地区发布了人才引进新政。六朝古都的南京直接提出高层次人才在南京购首套房不受户籍限制;长沙、天津、青岛、西安等各地都用不同的安居梦作为吸引人才落户的重要砝码。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人才大军对今后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传播途径的。
2020-12-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日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是一部主旋律的电影,记载着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中宣部主抓、陕西省宣传部联合摄制、陕西广电影视文化联合出品的全景展示脱贫攻坚成就的国情献礼影片。其中《最后一课》单元从让人笑到哭,电影的一个深刻场景是,昔日离别之时,站在岸边哭泣的孩子们,如今成了能独立支撑一方的栋梁之才,这种善念传递,昔日种下的美好念想出善果、很温暖。让人感觉到:通过教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谢谢你,让我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这一单元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精准扶贫”时强调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教育有利于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教育是拔穷根”的道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