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二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一是总体规划,分区推进。在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框架下,推动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规划,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局面。二是细化目标,分步推进。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协作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现代化。三是精准施策,科学推进。科学设计和进一步细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划周期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四是改革先行,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应如何看待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3)某班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为学校如何开展劳功教育提两条具体措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被称为“绝学”的甲骨文与甲骨学内容丰富,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古代信仰之源头、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最真实的素材。

目前整理出来的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其中被释读、能与现在使用的汉字相对应的不到1500字。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能让甲骨文研究插上科技的翅膀。如甲骨的三维扫描和3D打印、甲骨文研究资料的电子化和数据化、甲骨文笔迹的技术甄别、甲骨的DNA测定、甲骨残片的机器缀合、甲骨文辞例的机器检索比对等研究,都会随着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而得到改善和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述深入开展甲骨文研究的时代价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期以来,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博物馆暂停开放。与此同时,海量文博资源在线上展示,吸引了一大批博物馆粉丝。“云看展”成为特殊时期文化生活新方式,为广大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腾讯“博物官”小程序提供500家国内博物馆的线上展览,除了全景展厅、语音导览外,还能720度欣赏上百件精品文物。与博物馆相关的网络课程已成为在线教育的一大亮点,“假日博物馆”公众号向社会免费开放200集国内外博物馆教育课程,为广大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推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成果应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助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材料所反映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7年9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里昂市举行。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中法文化汇流和共享”为主题,致力于推动中法两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法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回顾历史,从古丝绸之路上的互惠互利,到里昂中法大学培养出新中国的革命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中法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为促进东西方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
2020-04-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宫服群、186万余件藏品,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宝库。提炼、解读其中的优秀元素并转化到当代生活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和自豪感,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创作出手机壳、紫砂壶等文创产品,让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成为网红。经过三年多努力,故宫博物院建成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随时随地浏览故宫文物的信息。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通过文物展览、实景搭建、虚拟现实体验等多种方式,让人们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宫廷年俗和传统节庆文化。

此外,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展已经走进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韩国的首尔、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地,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探究故宫博物院是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红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成为网文界乃至整个文化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受到高度关注。

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界走红的背后,是媒介革命的力量。网络性,让中国网络文学成为“网络人”的文学。在被网络重新“部落化”的地球村获得了广泛的亲缘性。当然,外国粉丝们最初受到中国网络小说吸引的原因是新鲜。从目前搜集的粉丝评论来看,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惊奇于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人的想象方式。此外,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界走红还有一个隐在的原因,这就是“气质契合”。中国网络小说现代性的宏大叙事风格,比起日本轻小说后现代化的数据库是写作,更符合西方读者的胃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阐释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走红的原因。

7 .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阑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我们应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8 . 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欧洲文明,是丝绸之路的四个极点。在古丝绸之路上,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秉持开放、包容心态,对话沟通,彼此接纳,共同发展,形成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壮丽景观。今天,我们共建“一带一路”,必须着眼于沿线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找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契合点,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互相信任、加深彼此感情,促进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共同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不是不可兼容的,人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材料二: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普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其基本分类包括: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花茶、普洱茶等。中国茶文化揉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分析推动茶文化和酒文化兼容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 ,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感悟中国茶文化的巨大魅力。
2020-01-0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19-12-16更新 | 264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