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实践的智慧和方案——世界各国一道共商、共建、共享,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最终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的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

2017年3月17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理念顺应时代潮流,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材料二: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怎样的中国智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2018-11-20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二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2018-11-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新动力。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动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内容和新业态将层出不穷;互联网打通文化领域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整体业态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大众来说,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文化消费信息。电商公司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激发大众参与数字文化消费,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材料二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文化从来就是和而不同的,从来就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能再度实现跨越发展,与我们借助外来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积健为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更发挥着巨大的助推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指出材料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2018-11-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继《百家讲坛》《见字如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2017年新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各个职业的一百余位诗词达人比赛对抗,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大会以攻擂比赛为形式,选手、学者嘉宾、主持人之间频繁互动,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络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全民诗词文化盛宴”,收看诗词大会节目也成为了今春最流行的文化活动。


经典文化借助现代媒介才能够成为流行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2018-11-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材料二: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全景展示了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生长流变的历程,揭示了茶文化对世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播出后获得普遍赞誉。

该片秉持“中国视角,国际表达”的创作理念,通过中国的一片小小茶叶,将整个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不论是云南景迈山上四年一次的茶祖节大祭,还是从浙江径山寺寻得宋茶精髓的日本茶道,还是自成一格的英国下午茶……茶在世界各地均形成了以当地文化为根基的“茶文化”。该片在带给观众有益的茶文化知识和启发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茶文化的传播,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分享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该片立足新时期文化发展要求,精心选取了60位“茶人茶事”,展示与茶相关的历史风云、人生追求。北京人刘驰前往格鲁吉亚寻访曾祖刘峻周种茶做茶的印迹,折射出中国茶光耀异国的历史;张天福老人不仅在半个多世纪前发明中国首台木质手推糅茶机、创办福建第一所茶叶科研所,在他身上做茶和做人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大学生曾亿馨迷恋上传统的茶道表演“龙行十八式”,终日苦练,为的是实现弘扬茶文化的梦想……片中的每一位茶人,都因茶而具有了不同精神世界,彰显了人性的朴素、高贵和美丽,给予观众“润物细无声”的感动和洗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简述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纪录片是如何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促进茶文化发展的。
2018-11-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2015年5月份,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深圳举行,近年来,深圳市坚持“文化立市”战略,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

深圳市坚持全球视野,着力打造既展示中国风格、体现深圳质量,又顺应世界潮流、善讲国际语言的文化精品。原创大型儒家思想主题交响曲《人文颂》在联合国总部、教科文组织总部及多个欧美国家演出;全球首部以动漫形式讲述儒家文化的人物传记《孔子》,发行到120个国家400多所孔子学院和600多间孔子课堂;《熊出没》《奇幻乐园》等动漫精品打入欧美影视市场

深圳市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推动文化与科技、创意、金融等跨界融合,加快培育文化新业态,提升文化国际竞争力。华强文化制作的动漫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腾讯成立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文学平台”——阅文集团。深圳市通过打造文化产业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国际市场对接,更好地服务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中华文化走进国外群众的生活。
2018-11-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6月16日,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中,《朗读者》荣获最佳幸福电视节目。《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不仅展现出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更是让无数观众为文化痴迷。这种返璞归真的制作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节目播出后备受好评,不少网友表示:“这是文化传播的又一股清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朗读者》成为“一股清流”的原因。
8 .        在中印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的交流成为柱石,印度佛教、音乐、文学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的蚕丝、瓷器、音乐等也传入印度。文化上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中印两国之间友谊的加深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加强中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2018-08-2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法国名著《茶花女》、英国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也征服了中国观众和读者;改编自我国爱情名著《牡丹亭》的同名舞剧在纽约上演,鲜明的中国风韵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材料二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是多彩的,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文化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018-08-2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2)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3)在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的时刻,某班以“教育公平”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