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6813820
       在中印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的交流成为柱石,印度佛教、音乐、文学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的蚕丝、瓷器、音乐等也传入印度。文化上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中印两国之间友谊的加深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加强中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的菌草走出国门,至今已推广至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在非洲的很多地方,菌草被称为“幸福草”。为了让世界记住这是中国人的发明,林占嬉坚持把汉语拼音“JUNCAO”作为“菌草”的译名。林占嬉团队在非洲推广菌草项目时,将这一现代生物技术简化、简化、再简化,让没受过太多教育的农民也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创新和智慧探索,就像世界各地的菌草一样,生生不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菌草技术走出国门的文化意义,并提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建议。
2023-07-03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感知中国”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下列两个观点。

观点一

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要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建设,提升媒体融合力度,加强传播机制和手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观点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结合材料,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
2018-10-05更新 | 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9年10月5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进口博览会的标识(如图)由中间的地球、外侧的浅蓝色圆环、进口博览会中英文名称和英文缩写(CIHE)等部分组成。图标中间为地球,寓意进口博览会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地球上的绿色中国,表明我国着力打造一流绿色展会。进博会的英文简称“CIE”中间两个字母“Ⅱ”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字体颜色选取中国红,象征着中国热情好客,欢迎世界宾朋。如同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上海融合,让这里成为精彩汇聚的舞台。充满自信的本土文化、琳琅满目的国际文化、世界一流的顶级赛事……灵感在这里碰撞交融,上海化身为一座激情鸣响的舞台,为进口博览会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2020-11-17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