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阐述我国应如何处理中外文化间的关系。
2023-08-12更新 | 201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的主旨讲话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中国继全球发展、安全倡议之后提出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纪之问的中国答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与“文化交流交融”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7-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市于2022年11月以“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为主题,举办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拉开了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的序幕。作品以汉族民间舞为主体舞蹈样式,通过三个篇章展现了文艺工作者从深入人民与人民在一起、引导人民为人民服务到最后融入人民同人民共命运的转变过程,激励当代文艺工作者继续扎根生活,植根人民,为人民抒写新时代的春天。

展演剧目既有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黄梅戏《不朽的骄杨》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有话剧《林则徐》、舞剧《红楼梦》等历史题材作品,还有京剧《楝树花》、音乐剧《三里屯42号》等现实题材作品。这些剧目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动缩影。

本届展演季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自开幕以来,共线下展演35部139场,吸引超过12万观众走进剧场;线上云剧场展演剧目76场,点击观看超过1.4亿次,持续至今,“大戏看北京”观演热度不断攀升。

材料二   2023年2月10日,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芭蕾舞剧《红楼梦》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黛玉入府、宝钗扑蝶、元妃省亲、怡红寿宴、共读西厢、葬花焚稿……这些经典的场景一一呈现,舞台之上既有水袖翩然,又有足尖飞舞。演员们以精湛的芭蕾技巧和颇富古典意境的细腻演绎,在呈现原著经典段落的同时,致力于挖掘中国式诗意情感,为观众带来芭蕾的优雅浪漫与古典文学的气质神韵,完成了一次东西方艺术融合的大胆探索。

当这部历时三年精心筹备的优秀作品以兼具“国际化”与“民族性”的艺术视角呈现在观众眼前时,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的主题也因此更加丰富。


(1)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大戏看北京”展演季观演热度不断攀升的原因。
(2)芭蕾舞剧《红楼梦》的创作过程是一次东西方艺术融合的大胆探索,请以“东西交融,探寻中国意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
①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
②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③学科语言使用规范,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7-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保证长城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用老砖、循古法,保留长城的“旧”,同时通过考古、建筑、材料等多学科合作,研究长城本体的演变过程、病害成因等,为科学编制保护方案提供更全面、系统、科学的依据。北京箭扣长城在修缮过程中,坚持“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延续了长城独特的文化景观特征,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修旧如旧,既是“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优秀文物世代相传”的应有之义,不仅有助于让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古朴风貌,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各类历史信息,穿越历史、跨越国界,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赓续精神血脉。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如何处理好“修旧”和创新的关系。
(2)“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还多次“以茶论道”,阐释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妙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倡导国际关系中“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价值理念。一杯“中国茶”,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4月,在比利时,习近平总书记以“茶”和“酒”比喻东西方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2017 年1月,在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品茶时叙谈茶文化和中越两国人民友好。“‘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习近平总书记的妙解,道出了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谛。


       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全球产茶的国家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说明我国重视中国茶传承的原因。
(2)某班级举行“我与中国茶文化”主题演讲活动,请你列出两条演讲提纲。
2023-06-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粟(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约1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发现了青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于是选出穗大、不落粒的青狗尾草驯化出小米。随着小米的广泛种植,先民逐渐形成以小米种植兼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约公元前4500年,小米经中亚传入印度,又沿地中海北岸及多瑙河流域传到希腊、荷兰等地,从而走向世界。从此,在世界历史上,小米在农业生产、日常烹饪、医药服用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粟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诗经》中有“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的咏叹,苏东坡更赋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诗句。小米在梵语、波斯语中分别被称为Cinaka和Shu-shu,与“秦”“粟”谐音。英语称小米为millet,它来自中古法语,中古法语又来自拉丁语milium,所以小米的拉丁学名叫Miilacium,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碎”的意思,由于磨成的粉很细小,无法计数,于是有了million(百万)一词。这不仅能够反映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也可以佐证小米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历史事实。

从青狗尾草华丽转身而成的小米,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礼物。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6-14更新 | 7761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柏拉图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当前,中国尚处在话语低位状态,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存在巨大的文化逆差。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但这个格局不是不可改变、不可扭转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工作,如何增强对外交流的话语权。所以我们要找到一套有效的中国话语去说明中国、解释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文化是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谈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
2023-05-28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段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荼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荼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荼、品茶等一系列仪式和习惯得以体现,茶文化与中华礼仪相结合,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早在明朝时期,中国茶就传到欧洲。茶在今天依然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更是连接各民族间文化与友谊的重要纽带。在当地风俗人情的基础上,茶逐渐形成了符合当地风俗的吃法。在国内,茶包罗万象,联络感情,“围炉煮茶”备受国民追捧,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活力。


结合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说明人们应如何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04-29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来到国家速滑馆,他要求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在媒体工作间同记者代表亲切交流时,总书记勉励大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争取第一时间把北京冬奥盛会传播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意义。
2023-03-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指引我们改变命运--站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引领我们创造奇迹--富起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指导我们开创未来--强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再一次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