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主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起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面对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严峻挑战,中国主张,世界各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天人一体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化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原因。
2021-01-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安部、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于2020年11月4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材料一   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同联动、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公安交管部门要结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安排,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紧盯重点车辆、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结合秋冬季节特点,组织开展源头隐患清除和重点违法整治行动;应急管理部门要结合事故调查情况,及时公布一批典型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强化警示震慑,督促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防范事故风险;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警示教育,开展客货运驾驶人安全驾驶培训,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材料二   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融媒体发力,丰富活动内容形式,加强交通安全正能量和公益视频互联网传播。要分析事故原因,梳理严重交通违法,采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当地违法、事故案例说法,将宣传融入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积极倡导文明交通风尚,增强群众文明出行意识。同时要求积极协调中央级、省部级、地市级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以及网络社交、网络直播、出行导航、新闻资讯等新媒体平台,集中推送“全国交通安全日”内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公安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通知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通过各种方式集中推送“全国交通安全日内容”这种做法的必要性。
(3)请你为号召大家加入维护交通安全的志愿者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0-12-30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高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某校部分同学收集到了关于城市建设的片段,并对此进行了思考,请你一同参与回答。片段建设的是“政绩”,破坏的是“文物”。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地都兴起大兴土木的   建设高潮,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在建设过程中,许多文物却毁于建设。北京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被“保护性拆除”……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   施情况的报告中说,近30年来全国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物毁于建设”的行为错在何处?

4 . 2020年4月,习近平在大同考察了城西武州(周)山南麓的云冈石窟,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距今已近1600年。这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大同)之后精心打造的皇家佛教圣地,历时近70年完成。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冈石窟早期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在云冈石窟,习近平说,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对云冈石窟“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因。

5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发展成就卓著,但也面临基础薄弱传承不足等问题。

201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把脉开方”。意见指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要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切实做到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伴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医药独特的疾病观,防治观,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中医药坚持以“天人合一”的观念诊治疾病,讲究“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重视“治未病”,即未疾先防和已病防变,传承好中医药学就是要守护文明薪火,护佑百姓安康。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意见》是如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
(2)结合具体材料,分析中医药独特的疾病观与防治观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
2020-12-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的舞台搭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前,将应天门、明堂、天堂作为舞台背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轮明月,让中秋的亲情思念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里相融。

应天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也是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发生地,更是洛阳历史的“见证者”。经考古发现,应天门是一座门楼、朵楼、东西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近年来,洛阳市积极探索“保护原址、修复原貌”等文物遗址保护方式,加大对应天门等重点文物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借以展示河洛文化和洛阳良好形象,推动洛阳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阐述加大对文物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的当代价值。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某班同学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主题进行探究。

信息一   亚洲先辈们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成果,让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加多彩。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不同文明之间应当互尊、互鉴,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华章。

信息二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1)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如何处理好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2)谈谈中华文明发展所蕴含的量变与质变道理。
2020-12-0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文章强调,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0-11-2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微省池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垃圾分类,无疑是2019年最热的话题之一。从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刚开始宣传的时候,有些居民很排斥。上海市各城区深入开展《条例》宣教月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依法分类的社会氛围;全市充分运用各类宣传谋介,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融入到大街小巷、社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式互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条例》;居委会在每个投放点安排1~2名志愿者值守,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同时通过先进表彰、社区红黑榜等公示方式,促进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居民每次投放完垃圾还可以通过扫描桶上安装的智能积分卡进行积分,积分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上海市推行的绿色账户来换油换米,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上海市是怎样有效推进垃圾分类的。
2020-1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致贺信祝贺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意大利罗马开幕。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让远隔万里的中意文明相映成辉;今天,“一带一路”倡议又让我们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焕发新的活力。习近平强调,中意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希望中意文化和旅游界人士共同描绘古老文明新时代对话的绚丽景致,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的意义。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