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5 道试题
1 .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18-12-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2-13高二上·广东广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关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④理解、包容和吸收所有的外来文化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 . 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来说,生态文明意识还有一定差距,成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和瓶颈。生态文明意识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知识知晓率低:二是生态保护践行度差;三是生态保护的义务感弱。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需要
①发挥科技对文化发展方向的决定作用
②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
④发挥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上的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我国地名文化历史悠久。比如武汉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等地名,承载着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给子孙后代以精神熏陶。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是因为这些老地名
①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与当代人生活及精神需求对接
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④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18-12-13更新 | 15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指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积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于2017年秋季学期出现在浙江全省小学的五年级课堂上。其中的“中医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中医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会深刻影响学生成长
④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习近平用典》热销全国,其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
①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②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
③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④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12-10更新 | 312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砀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政治
9 . 2018年5月《习近平用典》第二辑出版发行,在习近平讲话和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广博的引用贯通古今。从这些用典中,既可以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又能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人民更加团结,让中国更有力量。由此可见
①讲好中国故事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中国故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③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④优秀文化能指导人们实践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2-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从2017年秋季开学伊始,全国所有地区初中、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部编本”(教育部新编教材)语文新教材。此次教材改版,换掉了约40%的课文,大幅提升古诗文和文言文比例,增设了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内容。与此同时,“部编本”语文教材还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文章。“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还选入了约占总篇数10%的外国优秀作品。对此有人认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无需借助外国文化来教育本民族青少年。


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18-12-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