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5 道试题
12-13高三·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名校
1 . 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     
①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9-14更新 | 35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舒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13-14高三上·广东珠海·阶段练习
2 . 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将被拍成微电影,用15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用微电影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021-09-07更新 | 16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④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9-06更新 | 852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互联网+”的时代,春节也开启了“数字时代”。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让我们共享浓情中国年。这表明(     
①全面传承传统习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④传统年俗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021-09-06更新 | 38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多用来指代读书人;“巾帼”原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则是官老爷的代称;“黄裳”原指黄色的下衣,但在古代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高居尊位,因而“黄裳”就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56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7届安徽高三阶段联考能力测试政治试卷
6 .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打乱了人们走亲访友的生活节奏。一些“土味”宣传标语“话糙理不糙”,成为网络爆款,一些用快板、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形式创作的抗疫作品,更是受到群众欢迎,在宣传防疫知识、增强抗疫信心方面功不可没。这启示我们(     
①扎根文化创新的源泉,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立足群众的精神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24更新 | 186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平湖市2020届高三5月选考模拟政治试题
7 .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1979年在北京首演,后又按照舞剧国际标准创排,40年来不断升级换代、常演常新,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87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成功实现了“送文化”到“卖文化”的转变。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②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可以统一的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统一④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3更新 | 2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首次实现了“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的学习,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老百姓喜欢“学习强国”平台,主要是因为(  )
①它内容丰富,受众主动,是了解国家大事的重要媒介 
②它能超越时空限制,使老百姓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化零为整” 
③老百姓需要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重视传播手段的创新 
④老百姓能够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11高三·河南·阶段练习
9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265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政治卷
10 . 德国“奔驰”和“宝马”、美国大片和“苹果”,在赚取商业利润的同时,还将严谨务实的“德国印象”和探险求新的“美国价值”传至世界各地。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A.教育活动
B.人口迁徙
C.大众传媒
D.商业贸易
2021-08-17更新 | 750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