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近年来,某地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将本地的泥塑项目引人学校课程中,通过特色课堂作品展览、培训体验和教育传习等活动推动该非遗泥塑项目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该地的这举措(     
①拓展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形式
②发挥了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泥塑技艺、感受非遗魅力
④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08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期间,除了在CCTV—6展播优秀中东欧国家影片,还陆续引进中东欧国家影片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全国艺联)上映。2021年2月9日,匈牙利影片《日暮》在全国艺联上映,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围观”。举办这一活动(       
①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②能促进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
③既能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又能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④印证了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07-30更新 | 619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3 . 牛年伊始,央视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剧”的形式全新亮相。节目一经播出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成为文化节目的新标杆。

《典籍里的中国》刷屏的背后,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从电视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里的传统文化,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鸣。把古代典籍变成可视化、故事化的作品,还有赖于创作者的用心和专业。据悉,仅第一期节目《尚书》节目组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多达53个版本。节目嘉宾蒙曼教授从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其实传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而观众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深沉。”中华典籍之中,本来就有更值得珍视,也更值得传播的精神传统,而如今的电视观众欢迎并完全能接受更深邃的思想内核,只要找到更合理的表达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典籍里的中国》创作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
2021-07-22更新 | 320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4 . 2015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实施了保护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工程。至2020年底,共调查收集到123种语言和全国各地方言的原始语料数据1000多万条,已出版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和《中国濒危语言志》两本标志性书目。推进语保工程是基于(     
①语言是宝贵且不可重生的文化资源
②语言丰富性决定着文化的繁荣程度
③语言是理解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统一语言能减少民族间的文化隔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浙江自古丽逸江南、山灵水秀,吸引了许多思想先哲、文人墨客游历论学,留下了无数精彩华章。2020年以来,浙江省政府以串珠成链的思路,规划梳理出了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浙学学脉图、名城古镇图、遗产风物图“五幅图”。此举意在(     
①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展现区域文化魅力
②寻觅中华文化源头,夯实文化发展根基
③深入研究诗词学理,创新诗词文化内涵
④提升区域文化实力,推动浙江全域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世界上的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正是包容万象的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5月21日设立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彰显人类文明的魅力
②文化因多样而精彩, 因交流融合而不断发展
③维持文化多样性离不开承袭各民族传统文化
④中华文化要在与世界文明对话中保持优越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21更新 | 4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1年5月3日,国家大剧院首度采用卫星信号传输技术,让中俄音乐家相聚云端,举行了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盛典。《红旗颂》《保卫黄河》《奥尔良少女》选段、《马捷帕》等中外名曲的轮奏让大屏内外的观众同频共振,掌声雷鸣。可见( )
①国人越来越认同外来优秀文化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科学技术让文化插上了翅膀④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创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7-19更新 | 219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①根源于汉字和设计者的灵感       ②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③有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又有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2022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中国标志性符号的灯笼为创意,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由此可见(       
A.艺术作品透视出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B.体育盛会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C.文化创新的实质是不同艺术元素的融合
D.拼搏精神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0 . 材料   2021年1月17日,由墨西哥梅里达市政府、成都市外办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华人华侨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周”活动落下帷幕。本届“中国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由成都艺术剧院提供的节目视频在梅里达市政府的社交账号上播放。水袖舞、蹬技表演、川剧变脸等精彩节目,吸引了不少墨西哥民众。梅里达市市长雷南·巴雷拉表示,本次活动促进了不同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使中墨两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墨文化的交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