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曾经,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空间被破坏。千百年来,那些渗入城市肌理、沉淀出的独特记忆和标识日渐式微,“千城一面”的文化之殇却肆意弥散,异化隐没了城市精神价值,徒生繁华散尽的失落。这告诉我们(       
①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③传统文化如不能顺应现代社会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④城市传统文化是维系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5更新 | 487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盲盒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新选择,而泡泡玛特是国内最火的盲盒品牌。通过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IP形象玩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该品牌已打入21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喜好,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佐证了(     
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在立足国情基础上交流互鉴
②商业贸易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③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才有生命力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4更新 | 820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天下为公”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率最高的一则典故。习总书记所讲的“天下”与古人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古人的“天下”指的是天子统辖的区域,而习总书记所讲的“天下”是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习近平总书记对典故的全新阐释是基于(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先有继承后有发展
③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④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必须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4 . 一个汉字通常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摹画、概括和美化之中,由此可见,汉字(       
①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是凝固的艺术,对展示中华文化有独特作用
③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以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方式传播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23更新 | 313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身处天涯,心在咫尺。猪年春晚,通过在新媒体平台投放VR短视频,让人们仿佛置身晚会现场,获得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晚会还首次开展5G网络4K电视传输,将艺术与科技精彩融合,让观众大呼过瘾。据此可知(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的局限传递和创造文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增添文化生活的色彩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2021-11-22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九一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2003年至今,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土山汉墓经历了封土发掘、整体保护规划、重点工程建设、室内发掘的漫长历程。考古工作也从室外考古转为室内考古,从单纯田野考古发掘转变为发掘与保护同步、修复与展示并重。2020年,土山汉墓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对于研究当时的文书传递、职官制度、疆域变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历经50余年的土山汉墓考古,是我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念转变的缩影,凝聚着三代考古人和博物馆人的梦想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考古工作的意义。
(2)考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考古队伍建设请就“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异域文化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和功能的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8 .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时隔35年,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这次发掘不仅应用了大量“黑科技”,而且还形成了多学科合作开放平台。随着一件件文物的亮相,这座神秘莫测的文化艺术殿堂,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无穷的魅力。此次考古发掘(       )
①丰富了历史文化滋养,激发我们强烈的民族自感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
③发挥了科技协作优势,引领了世界考古发掘的进程
④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位居世界遗产名录国家前列。我国十分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A.是本民族独享独有的文化财富B.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对于展现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0 .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我国的国粹。为了让京剧种子生根发芽,后继有人,唐山市路南区南厂小学利用延时课堂,打造京剧社团课程,搭建京剧平台,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了解京剧。该校做法(     
①有利于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国粹魅力
②有利于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③有利于创新京剧文化的传播手段和途径
④有利于少年儿童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