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主创业 公平竞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案例】2023年6月,原告贾某在被告药房购买某保健药品,后发现该保健药品已过期,认为涉案商品属不合格药品,应当禁止上架销售。随后,贾某通过网络投诉平台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退还货款并依法支付赔偿金。

【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部分)

第九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使用假药、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药:

(一)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二)被污染的药品;

(三)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四)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

(五)超过有效期的药品等。

第一百一十七条   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结合材料,运用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知识,判断贾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得到法院支持,并说明理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案情】姜某长期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产品广告,宣称产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然而,该产品实为普通食品,不具有任何治疗疾病功能。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姜某进行立案调查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姜某罚款10万元。姜某不服,行政复议不成后诉至法院,请求撤销处罚决定和复议决定。人民法院经审理,驳回了姜某的诉讼请求。

假如你是一名法官,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院驳回姜某的诉讼请求的理由,并说明这一案件给生产经营者带来的警示。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入职一家网络文化传媒公司,工作1年后,因公司频频加班感觉身心俱疲。于是,他多次要求公司给付加班费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公司始终不同意,因此王某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公司的相关信息。公司认为王某发布打满红叉的公司营业执照的行为侵犯了公司的隐私权;散布公司偷税漏税的虚假信息侵害了公司的名誉权和荣誉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评析公司和王某的行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虚拟数字人Ada由魔珐公司打造,并于2019年在A平台公开发布两段视频:一段介绍Ada的场景应用,一段记录真人演员徐某与Ada的动作捕捉画面。2022年7月,B网络公司通过A平台账号发布两段被诉侵权视频。视频的居中位置使用魔珐公司发布的相关视频内容,在片头片尾替换有关标识,在整体视频中添加虚拟数字人课程的营销信息,并将其他虚拟数字人名称写入视频标题。魔珐公司认为,B网络公司上述行为侵害了其权利,故诉至法院,要求B网络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最终,法院判决B网络公司在A平台账号上为魔珐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12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判决的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弹窗广告”不能说“弹”就“弹”

作为网络广告的一种形式,弹窗广告本身并不违法,但那些低质的“弹窗广告”无孔不入,干扰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还给用户带来木马植入、信息诈骗、强制消费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网络生态健康,治理这一现象的呼声日益升高。

材料一   现实中对于网络弹窗广告,大多数市民不会诉诸法律手段,我国整体上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企业及行业因为投入少、收益高而肆意妄为,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修改细化管理措施,理清责任源头,用法律法规约束、规范弹窗广告发布商经营行为,对弹窗广告数量、尺寸、位置总体控制。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变相强迫消费者观看广告的行为“露头就打”,对屡教不改的App实行下架处理,切实尊重用户真实意愿,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材料二   甲公司在其视频平台均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乙公司开发APP以关闭“青少年模式”为卖点推出“会员特权”弹窗。甲公司认为乙公司变动了其产品功能,将其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11周岁的小路在妈妈手机上无意看到“霸道总裁系列漫画”,便打开“会员特权”弹窗,充值观看到一些不适宜的内容。小路的妈妈发现半年来小路共支付1280元,便将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退还费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部分)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部分)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1)结合材料一,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当如何治理“弹窗广告”问题。
(2)假如你是本案的法官,会作出怎样的判决?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实施条例细化和补充经营者义务相关规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保障消费者的义务作了细化规定,补充了经营者关于老年人、未成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义务规定。完善网络消费相关规定,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强化预付式消费经营者义务,经营者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继续履行义务或者退还未消费的预付款余额。规范消费索赔行为,规定投诉、举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明确政府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职责,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处理消费投诉、举报,开展消费预警和风险提示,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材料二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指出了教育惩戒的定义、目的和实施原则,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赋予了教师一定的管教权力,要求学校对实施欺凌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依法加强管教。这既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也强调了教师在制止和矫治学生不良行为方面的职责和义务。教师不但要敢管,更要会管。我们并不提倡恢复一些体罚性质的做法,适度的惩戒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针对每名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性质的不同区分,在爱与尊重的前提下恰当地选择理智、公正、温暖、严格的“因材施惩”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说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   2023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建设,为广东加快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广东坚持高位推动,打造知识产权发展政策高地,颁布实施《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广东省版权条例》《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率先在全国建立以知识产权综合立法为统领、各门类知识产权单行立法为支撑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提升创造质量,服务制造业当家,按照制造业产业目录,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产业国家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加强海外保护,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促进国际投资、国际贸易。

材料二   2022年,国内某知名儿童智能手表公司乙公司发现,戴某开网店销售儿童智能手表,在网店网页上多处标注的商标名称仅仅在乙公司品牌名称前加了三个字。乙公司认为此行为侵害了其商标专用权,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戴某赔偿其经济损失15万元,以及维权开支11588元。戴某辩称,自己仅在网页上使用了商标,并未在商品及包装上使用商标,而且被诉侵权产品与原告公司智能手表的售价、做工及功能不同,不会导致相关消费者混淆误认,因此不构成侵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广东省政府是如何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判断乙公司的诉求是否会得到法院支持,并说明理由。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2023328日,相城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某传媒有限公司开展调查。经查,当事人对“得物”APP销售的某品牌围巾出具非正品鉴定结论后,多次在抖音平台发布宣称“得物”售假视频。经鉴定,上述围巾为正品。相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作出罚款100000元的行政处罚。

结合材料,运用自主创业公平竞争的知识,对相城区市场监管局的处罚决定进行分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从一地走向全国,扎根广袤中华大地,在火热社会实践中拔节生长、枝繁叶茂。

◆预防化解预付式消费纠纷工作法

培训班、理发VIP、健身会员卡……近年来,预付费形式兴起,面对充值打折的诱惑,消费者充值办卡不在少数,然而,作为新型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也逐步暴露出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消费过程不规范、预付资金无监管、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商家跑路等引发的消费矛盾纠纷屡见不鲜。

某区从源头防范化解预付式消费领域矛盾纠纷,充分统筹政府、社会、银行、保险等多方力量,以搭建智能化协同监管平台为抓手,建立起集电子营业执照验证备案、预付资金银行监管、大数据风险预警、矛盾纠纷化解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消费纠纷防范化解新路径。比如,某教育机构突然倒闭,行业主管部门立即通知监管平台将专用存管账户中的预付资金进行全额冻结,并由平台工作人员协助消费者办理进货事项,大幅降低企业“卷款跑路”“爆雷”带来的矛盾风险隐悲,同时,该区市场监管局、教委、各街道办事处等单位,集中开展预付式消费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各行业经营行为。

◆老旧社区纠纷“三聚焦”工作法

某社区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人居环境“乱”、公共配套“旧”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十分突出。近年来,社区紧盯‘门内’家庭纠纷发现难、‘楼内’邻里纠纷沟通难、‘院内’公共纠纷共识难”特点,将大量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在社区。

聚焦“门内”,破解发现难,实现家庭纠纷“不出门”。以“民生板凳”为抓手,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通过“聊闲篇、话家常”真实掌握“门内”情况,畅通信息流转机制,了解反复报警、重复信访、关系紧张等家庭成员情况加以疏导,及时为群众排忧解纷、助困化难。近3年来,婚姻家庭类诉讼案件减少26%。

聚焦“楼内”,破解沟通难,实现邻里纠纷“不出楼”。突出“司法能动”,做强社区法律工作室,组织公检法、律师、公证“三官一律一员”下沉社区,用法治方式为群众解纷“把脉问珍”,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强化“德法共治”,发挥人民调解优势,明法理、规良俗、化矛盾。近3年来,社区矛盾纠纷警情下降32%。

聚焦“院内”,破解共识难,实现公共纠纷“不出院”,建立由党组织、物业、居民代表等构成的“红色议事厅”,邀请居民“谈意见”,便利贴“征意见”,线上线下“填意见”,通过开展“我说您听—您说我想—我做您看”活动,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3000余人次参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民意直通车平台群众反映问题下降53%。

(1)根据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预防化解预付式消费纠纷的意义。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法治的知识,谈谈该社区是如何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
2024-04-26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S公司的电器产品(含洗衣机)在中国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S公司注册商标“S”也广为人知,该商标由S公司及S中国公司享有。Q公司在其生产销售的洗衣机产品、产品外包装及相关宣传活动中使用了“上海S公司”标识。为此,S公司及S中国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Q公司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判断S公司及S中国公司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