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上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深植上海这座城市的肌理。

立法联系点是连接立法机关和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起着民意直通车的作用,是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国家法治建设、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2021年,遍布16个区的2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对上海法规提出3103条建议,其中354条被上海立法采纳。2021年7月起,《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施行,这标志着人民建议主动征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建议成果的落实转化,人民建议的“金点子”正在结成城市治理的“金果子”。

五里桥街道通过民主选举党建(共治)联盟,实现基层社区民主治理。围绕居民生活中的难题,党建联盟的成员主动连接服务民生。社会组织润一社区公益发展中心、街道绿化市容所、卢湾消防救援中队、师专附小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通过资金投入、专业投入等方式,帮助社区居民破解难题。在破解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难题时,居民区党组织主动组织业委会、居民代表参观学习加装电梯的成功经验,又把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使之成为加装电梯过程中的“粘合剂”、“老娘舅”。在居民协调遇到困难时,协助居委会、业委会,召开业主意见征询会,帮助做好居民的沟通、解释工作,化解矛盾,达成共识。

中国基于本国国情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既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1.(多选)结合材料可以得出:全过程人民民主(     
A.彰显中国式民主显著优势B.开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C.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D.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实践
2.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这一判断是(     
A.充分条件假言判断B.必要条件假言判断C.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3.(多选)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形成了国家治理的强大合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      的统一,确保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     
A.民主与集中B.民主与效率C.民主与法治D.民主与专制
4.人民民主理论和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经过反复探索、反复检验形成的理论性认识和规则体系。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B.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
C.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D.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
5.综合学科内容,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角度,论述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上海如何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要求: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概括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途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2-06-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6月三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民主。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郑重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2年,“全过程民主”再次上榜两会热词。在过去的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2件,做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0件。全国政协举办重要协商活动25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82项。植根于中国大地与人民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的沃土中不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推动中国之治迈上新的台阶。


结合材料并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应如何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简称地方组织法)。修改后的地方组织法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依法治国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法的修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021年初,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工作,通过专题调研认真梳理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提案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中央、地方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

2021年12月,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22年3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地方组织法。


“地方组织法”的修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请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
2022-06-07更新 | 65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考最后一卷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在全过程民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全国人大组织法作出修改,将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又把“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进一步完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措施和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
2022-06-04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和尝试正逐步走向深入、走向成熟。某班同学在开展关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实践的调查活动中收集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资料四
截至2021年4月,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共有262万多人,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代表,2016年开始的全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登记选民10亿多人,直接选举产生近250万名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8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有约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许多重要意见得到采纳。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余条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政党协商会议170余次,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报告等重大问题同党外人士真诚协商、听取意见。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提出书面意见建议730余件,许多转化为国家重大决策。2016年6月以来,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8个全国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各民主党派共有3.6万余人次参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向对口省区各级中央党委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2400余条,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各类报告80余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022-06-03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新高考测评政治卷(猜题卷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在全过程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立法过程。

2018年

党中央作出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的决策部署。10月,由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牵头组织起草,启动立法工作

2019年

6月,司法部通过专题调研、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书面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草案征求意见稿

2020年

10月,形成了草案征求意见稿,并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2021年

1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扩大了法律援助覆盖面;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进一步强化人权司法保障;

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该法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立法过程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2022-05-31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5月名校高考押题卷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理念应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制定《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是省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省委工作部署、推进全省磷石膏污染防治和促进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省人大常委会将《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予以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并请公众于2022年3月18日前将意见和建议向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反馈。该条例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采纳或部分采纳各方意见,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

《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过程充分发扬民主,适应了新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在推进湖北治理现代化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为地方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有益借鉴。


有人据此认为,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地方组织法修正于2021年初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修正草案。当年10月至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正草案进行两次审议。并将修正草案印发全国人大代表,组织研读讨论并征求意见。2022年1月,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对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该法修正过程中除立法机关内部反复打磨外,四次发函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意见,两次直接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此次修订开宗明义。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明确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当增加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完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织、职权,强化地方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健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制度,扩大代表对各项工作的参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专设一节明确地方政府建设的原则要求,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职权,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居民列席有关会议的制度……

地方组织法修改,只是中国浩瀚立法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但它却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尤为真实可感。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地方组织法的修改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022-05-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代表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省人大常委会紧扣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创新开展全省五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丰富和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方式和内容,使人民群众通过“全天候联系”实现“全过程参与”。代表们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民声、察民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各级人大代表走访联系群众27万余次、134万余人,收集意见建议16万余条,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问题近6万件,落实帮扶物资或资金4.4亿余元。全省13195个代表联络站“建管用”升级,14.4万余名五级人大代表编组进站,成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双联”制度,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协调服务工作和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工作,通过走访、电话、座谈等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将代表收集的社情民意反馈给有关部门处理。省人大常委会为全省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保驾护航”,科学合理确定全省县乡人大代表结构比例,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选举全过程监督……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是如何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2-05-26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地质中学2022届高考模拟政治试题一
10 .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首次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用“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民主的显著特征。他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这表明(     
①全过程民主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管理
②全过程民主,体现了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③全过程民主,能够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④我国的全过程民主表明广大人民是国家的统治阶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5-24更新 | 1213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