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为居民搭建公共事务议事平台,大家称它为“小院议事厅”,近些年已在北京市的社区广泛推广运用。

“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通过搭建在居民家门口的议事平台,街道社区不断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如:出行、路灯、供水……街道社区主动作为、主动服务,积极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开展“评事”,让居民提出监督意见,不断探索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推广“小院议事厅”这种民主形式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成立村民委员会,成为全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四十多年来,合寨村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大步走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也生动论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合寨村所有自然屯均成立党群理事会,通过党组织号召、党群理事会牵头搭台、广大群众普遍参与的方式,将村民自治的形式进一步有效延伸;进入新时代,科技助力基层民主生活。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外出务工的村民可以通过视频、电话投票,使用“村情通”APP,切实保障每位村民的合法选举权与知情权;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把村务决策权交给群众,决议公开、结果公开,赢得了村民信赖和支持;村委会与村民约定,形成“不准盗窈、严禁毁林开荒”等村规民约,开启了村民长效管理的断路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合寨村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是如何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023-07-26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10月,党中央印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提出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列入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听取国务院相关部门、青藏高原六省(自治区)、有关专家、人大代表及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十三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牵头组织起草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2022年8月、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第三十八次会议分别对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二次审议。这期间,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青藏高原保护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加以说明。
2023-07-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临沧市打造“边寨协商履职品牌”,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召开边寨协商议事会时,当地的村党总支书记、党员、村民、村组干部、以及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齐聚一堂,纷纷建言献策。

自边寨协商开展以来,临沧市政协在市委的领导下,设立乡镇(街道)、村(社区)协商议事会议136个,设立边寨协商议事室45个,组织基层议事活动197场次,提出协商意见540多条,党员率先垂范,推动解决具体问题210多个。基层协商议事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通过边寨协商,大家提出的每个问题都会推动落实,并设定解决期限,不让建言献策成为“空响炮”,不仅使群众的诉求有地方表达,也让问题有办法解决,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边寨协商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层民主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实践。我国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了基层群众广泛、直接、有效行使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如图):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新时期需要,提出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我国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建设历程彰显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2023-07-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这种民主绝不是对别国民主模式的照搬照抄,而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面向人民群众需要所进行的民主创造。这种民主通过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将民主全方位地覆盖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从而有效实现了从国家治理到日常生活都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中国式民主的性质和特点。
2023-07-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材料一   某村以党建为纽带整合资本、金融、信息、技术、市场等资源,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互联网+农业”等发展模式,坚持产业富民强村的思路,根据自身特有的文化、环境、地理等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科学制定发展策略,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等方式有序推进产业发展,探索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民致富增收,不断做大做好共同富裕的“蛋糕”。

材料二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只有让农民全过程参与进来、将意见表达出来、把力量凝聚起来,乡村振兴的政策雨露才能真正浇灌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绚烂花朵。从古代的乡绅社会到现代的村民自治,国家治理统摄之下的村民自我管理机制维系了乡村社会的日常秩序,也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背景下深化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积淀下了宝贵的理念、制度、文化和实践资源。然而,也应当看到,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民主还存在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平衡、效果不彰显等问题,还没能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治理动能和坚实的制度支点,必须在乡村振兴的丰富场景中持续探索、开拓空间、提升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党建工作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
(2)结合材料二回答,如何通过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乡村振兴蓄能护航。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把“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国家法律。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介绍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即“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同月9日和10日,美国举办“民主峰会”并在峰会上以“民主的捍卫者”自居,“一刀切”地把世界划分成“民主”和“不民主”两个阵营,邀请名单也刻意把中国排除在外,以此否认中国人民民主。美国这种颠倒是非、肆意妄为的恶劣行径受到国际社会的猛烈批驳。

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和当家作主。新中国70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中国人民各项基本权利日益得到尊重和保障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中国不断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70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美国政客“否认中国人民民主”的错误行为,加以批驳。
2023-06-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艰辛探索、不懈奋斗,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随着各项司法改革深入推进,人民法院在法治建设中的责任更加凸显、履职要求更高。各级法院要坚持把公平正义作为崇高价值追求,认真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扬敢于担当的精神,始终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把人民的需求当作工作指向和行动目标,用看得见的实效取信于民。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党带领人民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司法为民?
2023-06-04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H7教育共同体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上海市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民城市建设各方面,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镜头1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有两个紧挨着的小区之间的围墙上开了一扇边门,曾是居民往来的“捷径”。3年前,门上多了一把锁,锁住了出行路,也成了居民的心结——一边要开,一边要锁,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2022年,在虹桥街道党工委牵头下,爱建和虹桥两个居民区的党组织书记碰了次头,连锁反应开始。党员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业委会成员参观并座谈,随后居民代表参与进来……先后经过5轮民主协商,居民打开了心门,产生了共情,形成了共识。再后来,商量的主题从“开不开锁”,到“破不破墙”,再到拆除两个小区间的围墙后建什么。两个小区民主协商后,决定携手共建社区花园,名字就叫"同心园"。

★镜头2

2015年起,虹桥街道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国家立法。

走进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眼前展示的是在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过意见的法律和意见采纳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征求意见情况——听取49人意见,上报建议8条,被采纳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情况——听取64人意见,上报建议25条,被采纳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情况-—听取67人意见,上报建议50条,被采纳9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上海市“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民城市建设”的时代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