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意大利文化部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推出涵盖文化遗产、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创意设计和旅游等多个领域的近20项活动。开展中意文化交流(     
①能实现中意双方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                    
②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
③是基于文化交流就能促进双方相互了解             
④要求我们在面向世界中博采众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和旅游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省文旅系统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绘就山东文旅“诗”和“远方”新画卷。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山东省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以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湖海四大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文旅融合,红色旅游、博物馆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蓬勃兴起,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数量居全国第一。

◇艺术创作持续繁荣

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创作推出反映“第一书记下乡”的《马向阳下乡记》、反映黄河滩区迁建的《一号村台》等一批优秀作品。成功承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等国家级重要艺术活动和重大庆祝活动,山东文艺工作者勇挑重担展现了齐鲁风采和时代担当。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五级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2021年全省送戏下乡演出就达12万余场。建设了“山东公共文化云”,城市书房、乡村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接地气。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加强

制定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出台全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红色遗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旅游推介交流成效显著

利用“欢乐春节”等国家级交流平台,举办一系列富有山东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品牌活动影响日益广泛;发展孔子文化和旅游大使、专家、使者28000余名,成为传播齐鲁文化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山东省是如何绘就文旅“诗”和“远方”新画卷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山东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3)在革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山东,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炮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山东人民以血和泪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蕴含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滋养着英雄辈出的齐鲁大地,成为山东厚重的精神财富、振奋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请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①围绕主题,阐明作用;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250字左右。
2022-12-02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我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20-03-17更新 | 28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把握发展机遇。

材料二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11月17日在京召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的根本体现;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要着重把握如何阐发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在保护基础上如何共创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调动地方和专家等各界群众力量参与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黄河流域9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局负责同志介绍了本省区关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思路和举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局汇报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情况。


(1)结合材料一,说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弘扬黄河文化?

6 .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新平台,也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了新能量。

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联结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材料二面对百年未有之国际大变局,建设“一带一路”既有挑战,更是机遇。2019年,“一带一路”向世界铺展了合作共赢美好画卷。截至2019年12月,中国政府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政府间合作协议。这一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在基建、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多的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更多的合作共识圆满达成。“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包容性发展的国际示范。


(1)联系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20-02-0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感知文化旅游的韵味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B.纵情山水与品味诗词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D.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