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环境攸关地球万物生灵的命运,生态文明攸关人类文明未来。

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流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中国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近十年来,中国年均发现植物新种占全球植物年增新种数十分之一,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诠释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东方智慧,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人类开辟了一条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路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势在必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知识,分析共建地球家园为什么需要秉持生态文明理念。
2024-05-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运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窗口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11月8日,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一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十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盛大启幕。从电商帮扶埃塞俄比亚的农民将咖啡销往全球,到网课助力中国农村的年轻小伙为家人开启新生活…乌镇峰会期间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多角度展示了各方对中国倡导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响应和践行。峰会利用乌镇及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江南水乡实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开展“云上乌镇·互联新生”XR体验秀,让嘉宾感受数字赋能光影艺术的别样空间、领略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畅想数字生活的美好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乌镇峰会是如何做到“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的。
(2)结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关知识,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篇宣传报道,拟写一则提纲(两点即可)。
2024-05-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份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3 . 文旅产业一头连着国民经济,一头连着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材料一   贵州遵义H区促进“旅游+文化”“旅游+教育”“旅游+农业”等融合发展,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机遇,打造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娄山关景区为引领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浙江S镇投入855万元推动浙南革命抗战旧址群提升工程建设,包括室内装修、智能化以及雕像艺术创作、场景艺术创作等布展工程,并以山水为依托,打造了蓝莓采摘、红豆杉生态茶园观光等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其中,D村依托于浙南闽北古村建筑风格和百年人文自然村落风貌,开展“D村北上那年特色民宿工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对提升旅游品质的价值。

材料二   遵传承红色基因之道,行感恩奋进之义。立足新发展阶段,遵义争做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以优良党风政风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农业“十大主导产业”,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权分置”“三变改革”,加快兑现50项惠农补贴政策,切实让好政策更好惠及农村群众。

(2)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遵义的做法是如何惠及人民群众的。
2024-04-12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咏唱中国经典名篇,到《中国诗词大会》以选手积极竞答、观众广泛参与、专家深度阐释的方式展示中国诗词之美;从《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戏剧化、故事化的方式展现典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中国价值,到《中国成语大会》讲述成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背后的中国智慧;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经过创作者的深入发掘、精心编制、精彩演绎,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典籍、文物、建筑遗产“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

(1)结合材料并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阐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的意义。
(2)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提出两点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一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以来,广东省委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兴调查研究。省委密集调研农民群众急愁难盼问题,开出了“河源推动绿美生态建设”、“湛江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等“良方”。工作组成员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获取“壮大县域经济”“加快老区发展”的“金点子”。工作组坚持让农民当“主角”,重视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鼓励村民成为自家生意的老板和合作社的股东,使得家家有生意,人人能挣钱。

材料二   H镇高度重视以文化振兴促乡村全面振兴。该镇深入挖掘、利用优秀乡土文化,通过复原历史遗迹、建立村史馆、编辑整理村史村志等手段,唤起村民的乡村记忆。充分利用村民大讲堂、道德讲堂等公共空间,通过粤剧、故事会等形式阐发乡土文化中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道德力量。为村民量身定制各类职业培训活动,“授之以渔”,提高村民参与生产的能力。以乡村博物馆为载体,利用AI互动、多点触控、场景绘画等技术,复原和塑造乡村特定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广东省委在推进乡村振兴调研工作中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H镇高度重视文化振兴的原因。
(3)请为广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一条具体的合理化建议,并给出其哲学依据。
2024-04-0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某镇因“村”制宜修建打造了“村史馆”“乡村印记馆”等多处游园展馆,大力宣传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家规家训及先进人物的事迹,让村民的精神生活“富”起来、家风家训“立”起来、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同时结合村情实际,创新宣传方式,成立文化宣传队,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外宣视频号等平台,运用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宣传及文化表演活动,把移风易俗的目的、意义、内容讲清楚,让移风易俗的“好声音”传遍乡村田野,走进千家万户。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该镇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文化价值。
(2)请你为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4-01-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技艺和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具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从行业看,这些老字号广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20多个领域。从规模看,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民族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中华老字号的荣誉也不是一劳永逸。2023年11月,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此举就是通过“有进有出”的动态监管制度,确保老字号金字招牌的成色。此外,5部门还对981家中华老字号品牌予以“复核通过”,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以通过复核的中华老字号为重点,总结推广企业在消费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指导企业对照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进一步强优势、提品质、补短板,持续提升文化承载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发挥中华老字号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相关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通过“有进有出”的动态监管制度,确保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成色的价值。

8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文化性格和精神世界,传承千年、历久弥新,至今仍有较大的吸引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弘扬优秀茶文化,谱写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武夷山市深入挖掘茶文化、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在“双循环”经济上展现更大作为。

中华文明的精髓,在于对道德的规范和坚守。“工艺虽繁不敢省工力,对于茶企来说,用心做好对得起消费者的产品,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茶文化的品质内涵。”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依托武夷山茶文化优势,实施龙头培育、质量提升、标准管控、品牌建设、市场营销、融合发展“六大专项行动”,强调到2023年实现全市茶叶产值100亿元,茶产业税3亿元的目标。

茶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国茶品牌走向世界的“助推器”。武夷山市以茶为媒,积极复兴“万里茶道”,为武夷山茶产业发展打开了新渠道。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茶叶成为保护清单中单品地标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类,展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于高品质中国茶的肯定和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传承优秀茶文化对推动经济双循环发展的意义。
2024-01-09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   战旗村隶属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位于郫都区、都江堰市和彭州市三区交界地,是一个行政村。近年来,战旗村以党建引领为鲜明旗帜,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战旗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如今的战旗村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和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村。

此外,战旗村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同时,战旗村还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深入挖掘川西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四川省战旗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以下表格形式呈现:
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措施发展数据
1.集体经济发展战旗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集体资产超过1亿元-集体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
2.乡村旅游战旗村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
3.特色农业战旗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中药材种植、花卉种植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00亩-花卉种植面积超过300亩
4.现代农业战旗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和生态养殖基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覆盖面积超过1000亩-生态养殖基地年出栏量超过10万头
5.循环经济战旗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如生物质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生物质能源利用量超过500吨/年-废弃物处理率达到90%以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四川省战旗村是如何助推乡村振兴的?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原有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60-61页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二〇二一年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1年2月3日-5日),《人民日报》2021年2月6日

材料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我国,有许多其他国家借鉴我国基层治理的案例。例如,新加坡的“邻里中心”计划就是借鉴我国的社区服务模式而形成的。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借鉴了我国基层治理中的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转型等经验。这些国家的借鉴和参考充分表明了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基层治理过程中所反映的辩证法道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
2024-01-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重庆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祖国2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澳门地方虽小,但在“一国两制”实践中作用独特。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传统,坚决落实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澳人治澳”,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均以爱国者为主组成,爱国爱澳力量日益发展壮大,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在澳门社会居于主导地位。在行政长官亲自领导、政府部门切实履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澳门各类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声有色,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在青少年心田中深深扎根。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传统的理由。
2023-12-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