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唐代元稹《蚁》: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下列名言警句体现的哲理与之相近的是(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 . 我国的诗词、成语和古语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下列诗句、成语或古语与其所蕴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如“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等。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③只要抓住有利时机,事物就会产生积极变化   ④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书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下列名言名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坚持依法治国
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 . 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①为学之实,故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1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对名言名句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所作的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有决定性的影响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但永远都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相知这种精神的力量可以缩短万里这种物质的距离
2022-08-10更新 | 16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统考拉练题一

7 . “无产阶级受资产阶级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处于社会最下层,是最革命的阶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最坚决、最先进的部分是共产党,共产党人的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摘自《共产党宣言》


阅读以上名言名句,谈谈你的感想。
2021-11-20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下列名言俗语与“抓住机遇”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②知者善谋,不如当时 
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经典成语“自相矛盾”,为一思维规律的命名提供了借鉴。下列选项中违反这一规律的有(     
①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是学生,有些人则不是学生
②我不相信任何人的话,但是我对一位哲人的名言深信不疑
③这几天考试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④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教师辛勤劳动,所以教师创造物质财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学之之搏,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清)”。下列名言警句体现的哲理与之相近的是
①为学之实,故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泰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