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中的一句名言,后世很多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不同解释,无论怎么解释,都是以烹饪比喻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都引用过《老子》中的名句,赋予老子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烹小鲜”前提是熟知“小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控制火候,调和五味,这是烹小鲜的章法。治国也要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充分了解国情、体察民意的基础上施政。既要有“烹小鲜”的细心与耐心,不能懈怠松弛,也不能操之过急,做到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又要有“治大国”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做到科学执政、合理施政。


结合材料,从执政党或政府的角度,说明“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政治智慧对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何启示?
2020-12-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21届高三12月政治试题
2 . “学之之搏,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清)”。下列名言警句体现的哲理与之相近的是
①为学之实,故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泰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3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生动讲解了习近平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和经典故事,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下列名言名句蕴含的道理与“十四个坚持”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③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材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重视家风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颜之推的家训、诸葛亮的家训、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书,不一而足。良好的家风应秉承爱国爱家的情怀,体现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应发挥家庭主心骨作用,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建设好家风。
(2)请你就如何传承和发扬良好的家风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并说明理由。
5 .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篇》),指出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张拭《论语解序》)
②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道德经》)
③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吕祖谦《东莱博议·葵丘之会》)
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10-19更新 | 1394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就在准备集中火力攻克最后堡垒之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困难,我们需要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干出成绩。扶贫工作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对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市区要凝心聚力,啃下最后硬骨头。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动,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才能解决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作为扎根基层的干部,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艰难困苦,解决人才紧缺。技术缺乏。资金匮乏。群众文化素养偏低等一系列的难题。焦裕禄书记奋斗一线,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精神,为我们树立了脱贫攻坚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精神榜样;黄大发老书记以孱弱身躯凿开了苹王坝的新生,为我们诠释了脱贫攻坚须敢闯敢拼的实干精神;姜仕坤书记更是用羊专家”“二十四道拐"的鲜活例子,为我们证明了脱贫攻坚务必敢想敢做。敢为人先拼搏精神的重要性……960多万平方千米的神州大地上正涌动着决战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的热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发扬奋斗精神对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在扶贫攻坚战中基层干部应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
(3)“奋斗的人生最幸福。”请列出两则与奋斗精神相契合的名言名句。
2020-03-28更新 | 3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一中2020届高三政治时政热点专题训练:打赢脱贫攻坚战
7 . 巴蜀中学历来重视文化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现在楼名有内涵、路名有深意、名言警句催人奋进,例如……若要写一篇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应是
A.独树一帜、发扬传统、立足实践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
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
8 . 材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重视家风的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到颜之推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到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训,不一而足。良好的家风应秉承爱国爱家、与人为善的情怀,体现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应发挥“家庭主心骨”作用,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父子、亲戚朋友以及邻里间的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加强传统家风的教育。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016-03-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烟台莱山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亿万中华儿女始终秉承家国情怀,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都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这既是对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重要精神力量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极大鼓舞。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秉承家国精神,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甘于奉献,坚持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


(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请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个人应该如何处理好家国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家国情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用。
(3)中华民族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请你写出三句体现家国情怀的名言名句。
10 . 用精当诗句传达“中国经验”,借巧妙古语阐释“中国思想”是习近平文章、讲的鲜明特色。 这些精炼的古典名句,不仅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也彰显了文化自信,例如在谈到关于如何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时,习主席引用了清代赵翼《论诗》中的:“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句诗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
③文艺作品要随社会发展而变,与时俱进
④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变化,不断创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