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1 .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哲理的有(     
①不见高山,不显平川②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④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31更新 | 14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面对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坚持以科学为先导,充分运用近年来科技创新成果,组织协调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实施科研应急攻关。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推出一批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的检测设备和试剂,检测试剂研发布局涵盖核酸检测、基因测序、免疫法检测等多个技术路径。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科学溯源研究,坚持科研攻关和临床教治、防控实践相结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疫情趋势研判,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中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阶段性成效,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

材料二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我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国际社会对中国提供了政治支持和抗疫物资援助。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国正在进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国际人道主义行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回馈和感恩,承载着“鲸波万里,一苇可航”的大国情怀和国际担当。

中国——意大利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这句话出自晚明文学家李日华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寓意期盼疫情早日过去,真正的春天早日到来。

中国——非洲

人心齐,泰山移

When people are determined

they can overcome anything.


英文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名句。中文翻译则采用了中国《古今贤文》中耳熟能详的谚语,寓意大家同心,定能战胜疫情。
中国

法国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Unis nous vaincrons


中文古语出自三国谯周的《谯子·齐交》。另一句法语则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意为团结定能胜利。

中国——德国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Berg und Tal kommen nicht zusammen,

wohl aber die Menschen.


这句话是德国谚语。形容中德两国人民悠久的交往历史和深厚友谊。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德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如今,中国投桃报李,与全球人民同舟共济,共抗疫情。

这些写在我国对外援助物资上的寄语,简短真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不同表达,相同暖意”为题,写一篇评价对外援助的短文。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知识运用准确、贴切;③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1-03-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考向试题(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现,连缓成文,是为文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联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运用优秀文化“集成块”。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现,连缓成文,是为文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联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


(1)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运用优秀文化“集成块”。
(2)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前提。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的意义。
(3)“积土而为山,积水面为海。”某班同学以此警句作为班会主题,请你列出两条发言提纲并运用所学知识(知识不能重复)简要说明其依据。
5 . 用精当的诗句传达“中国经验”,借巧妙古语阐释“中国思想”是习近平主席讲话的鲜明特色。在这次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古典名句、俗语反映中国理念,与论坛主题巧妙呼应。下列对古典诗词、谚语的哲理剖析正确的是
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基础
②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改革开放要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创造美好生活要注重量的积累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有周于事,不必循俗——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07-06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各国或出席国际重大会议时不仅多次引用国学经典,也入乡随俗,引用出访国家的谚语俗语,名人名言,甚至巧妙地进行中外名言的搭配,生动形象地表达中国发展与各国友好合作的期望,阐述了“开拓与别国合作,欢迎各国搭乘便车”的中国态度。
2016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说,“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读,其中引用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后,又补了句中国古语“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希望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016年4月,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有句古语: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者所为,者无不成也。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我期待着访问期间同越南领导人进行深入沟通,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中越关系发展方向,使中越关系行稳致远致远,相信只要中越携手共进,加强合作,必将开创中越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中越两国共同发展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互鉴方式对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代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而大国需要有大国外交战略,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时代脉搏与世界发展潮流,着眼全局和未来,不断构建中国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大国外交的新气象、新格局和新境界。

当今世界,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化遭遇波折的情况下,尤其面对恐怖主义、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中国庄严承诺:将坚定不移地做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也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与全球治理,建设性参与政治解决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世界广泛认同和赞誉,已成拉动全球增长的第一引擎,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什么能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正能量,从从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不彰显了中国同世界加强合作的愿景。


(2)请你在我国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围绕着“合作”这个主题,选择两条名言、俗语、成语典故、诗句。
2018-11-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寻求与之战略对接。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欧洲“容克投资计划’’、越南“两廊一圈”等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规划形成对接。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澳大利亚,成果之一是中澳双方同意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计划的对接合作。
(1)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利益”的知识,指出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过程中应有的态度。
(2)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正能量,从从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不彰显了中国同世界加强合作的愿景。请你在我国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围绕着“合作”这个主题,选择两条名言、俗语、成语典故、诗句。
2018-07-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2018年春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中国的名言警句和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成语与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真金不怕火炼——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好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1-0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专项提升卷
10 . 我国古代先贤留下了很多法治经典名言警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法治的呼唤与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以下古典名句所蕴含的法治思想与对其的解读相吻合的是(     

序号

古典名句

解读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严格执法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全面依法治国

“法者,治之端也”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