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的是1915-1921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那个年代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分量。

自带感染力的历史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完美结合,历史自带的感染力才会一次次感动今人,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需要这样真诚、严谨、诗意的表现。就此而言,《觉醒年代》创造了历史叙事新的艺术高度。

李大钊:“大伙儿知道有个人叫马克思吗?德国人,长个大胡子。”“马克思有个观点,他认为工人阶级是人类社会的领头羊,只有我们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工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工人问:“中国有马克思这样的人吗?我们去找他!”一个小孩指着李大钊脱口而出:“你就是那个大胡子!”这里以文学之笔,建立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马克思的联系,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工人启蒙和宣传的效果,通过“童言无忌”似的一句话表现出来。

李大钊站在高大的机车车头上,不时挥动手臂;两个换气扇在飞转,灰尘蒸汽氤氲;一束阳光斜射进来,照亮了昏暗的车间;脸上沾着油污的工人们,仰着头全神贯注地倾听……这一幕让人联想到反映十月革命的经典画作,生动表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觉醒年代》以当时被很多年轻人追随的无政府主义等理论的失败,给后人很好地补了一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不是心血来潮,在各种理论的失败和比较中,救中国的道路才逐渐清晰起来。李大钊“我们已经在路上了”这个情境多次出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艺术表达。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觉醒年代”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分量。
(2)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你对“自带感染力的历史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观点的理解。
2022-03-09更新 | 72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2 . 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考槃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0-01-10更新 | 1098次组卷 | 24卷引用:【百强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个结合”必由之路。

◆扎根沃土互相成就。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马克思主义这个来自欧洲的思想,为何能在万里之遥的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其奥秘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科学掌握了“结合”的精髓要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知识,说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浚源固本培根铸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实现“第二个结合”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12-21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4 . 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近年来,在城市游园、热门景区以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上或传统、或现代的汉服走上街头。下列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汉服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逐步成为年轻人服饰文化消费的主流
②汉服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重要外在表现,穿汉服能展现文化自信
③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物,穿汉服是对传统染织绣工艺的认同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服装消费心理,服装选择多样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2-18更新 | 87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二)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建设新文化、创造新文明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面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系统完备、切实可行的战略路径: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这里的“体”就是关于文化、文明以及文化建设的本质根据、根本原则等内容;这里的“用”就是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工作的实践路径、方式方法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体用关系的一种主张,反映的是体用的一致性、统一性、贯通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特征的理解。
2023-12-26更新 | 48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寿光渤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材料三乡村振兴,文化同行,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使命。村庄的文化,是村民心灵的家。它呼唤文明乡风的培育;它要求传统优秀文化的梳理;它期待本土文化的传承、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未来文化的开创。当乡村农业的生产和观光组合为共同体,当民谣在傍晚时分开唱,当民俗故事惊艳上演,这时候的乡村,已经面向泥土,春暖花开。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做到“乡村振兴,文化同行”。
2018-11-05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精练
7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汉代统治者以此诗教化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汉之后它有时也被看作情诗。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爱情中青年男女平等尊重的恋歌。对《关雎》的不同理解(       
①构成了不同时代各自独立意义的系统                 
②体现社会制度与其主导的价值观的根本一致
③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       
④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9更新 | 14612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四
8 . 中国的水墨画虽无过多色彩,但通过“焦、浓、重、淡、清”的运用,就能使画面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可谓妙不可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中国水墨画的内敛、含蓄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C.水墨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水墨画是中华文化力量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9 .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年轻干部应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知、信、行”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上述材料表明(     
①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的政治品格
②对理想信念认知和坚守需要遵循“知之信之行之”基本规律
③“信”是“知”的升华和目的,“行”是“信”的体现和验证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参与实践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过去的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波澜壮阔、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绘就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生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建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明确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再分配制度,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推动共同富裕。与此同时,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推介会在杭州举行,共推出了48个混改项目,这些项目落地后预计引入社会资本150多亿元,将携手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奔向共同富裕。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煤炭价格逐步放开并由市场形成。多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煤炭市场机制,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煤炭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加之投机炒作等行为,有时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导致煤炭价格大起大落。特别是2021年四季度以来,煤炭价格脱离供需基本盘,短期内大幅飙升,影响了煤电企业稳定生产,对经济运行带来了损害。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明确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当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内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手让市场主体自主交易形成价格,政府监管要“到位不越位”,不得进行不当行政干预;一旦价格超出合理区间,则立即采取调控监管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是如何体现我国制度优势的。
(2)有人认为,新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与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是相悖的。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2-10-13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巨野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